[代汉林编著:《律诗绝句精品鉴赏》,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2002年5月第1次印刷。]
1. 目录第11页第9行:“寄夫……唐·陈玉兰(258)”——句末页码“258”应为“259”。
2. 目录第20页第9行:“西[屧]施”——这是目录中的诗题,但袁枚此诗的原名为《西施》,因此“屧”多余,应删除。
3. 目录第20页第10行:“响[]廊”——这是目录中的诗题,但蒋士铨此诗的原名是《响屧廊》,因此其间应插入“屧”字。
4. 第26页第3至4行:“描绘出‘黄河远上白[去]间’的劳动画面”——根据王之涣《凉州词》原文,句中“去”字应为“云”字。
5. 第34页倒数第1行:“然而这阵阵春声却[逗露]了无边春色,”——句中“逗露”应为“透露”一词。
6. 第43页倒数第4行:“意[余]言外,”——句中“余”字应为“寓”字。
7. 第63页倒数第7行:“第二句[醒]出‘归江东’题意。”——根据前后文义,句中“醒”字应为“点”字或“提”字。
8. 第92页第2行:“看[以]平常,”——句中“以”字应为“似”字。
9. 第125页第11行:“这首诗虽然还不能说就是做[了]到了‘全篇不露秋豪情意’,”——句中第一个“了”字多余,应删除。
10.第214页倒数第6行:“唐·[杜物]《江南春》”——句中人名“杜物”应为“杜牧”。
11.第218页倒数13行:“吹箫的美[个]披着银辉,”——句中“个”字应为“人”字。
12.第263页第13至14行:“又有上联与下联之[产]的较大的回旋反复。”——句中“产”字应为“间”字。
13.第273页第12行:“[一时]扁舟,出没在风波里,”——句首“一时”应为“一叶”。
14.第317页第10行:“诗人靠[有]铺着竹席的床上,”——句中“有”字应为“在”字。
15.第362页倒数第5行:“着重写幽居小楼所见的[清]景;”——句中“清”字应为“情”字。
16.第401页倒数第2行:“一句‘山[迥]江上总关情’,”——根据元代虞集《院中独坐》原诗,句中“迥”字应为“中”字。
17.第442页第14行:“清代评论家[沈德替]……”——句中“沈德替”应为“沈德潜”。
18.第450页第9行:“一静一动,[即]矛盾又统一,”——根据前后文义,句中“即”字应为“既”字。
19.第467页倒数第3行:“诗人是来吊柳永之[基]。”——句末“基”字应为“墓”字。
20.第471页第16行:“令[主体]更为显豁,”——句中“主体”一词应为“主题”。
(陈嘉珉,2003年2月) 国内图书语文错误(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