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实力,取决于政治改革的柳暗花明


软实力,取决于政治改革的柳暗花明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兴衰,是由软实力、硬实力形成的综合国力所决定的。综合国力是一个合力.这个合力,由软、硬二方面的矢量的相互作用而形成,是二个矢量之代数和,又不是简单的代数和。

 

 学过物理的人都清楚,矢量,不仅有长度,还有方向。只有方向相同的二个力量,合力才是二者长度之和;方向不同的二个力量,合力可能大于其中的长力,也可能大于其中的短力,但绝对小于二者长度之和。

 

 从几千年的人类社会进化的历史来看,具备一定的硬实力,对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生死存亡,至关重要。但能否发展,能否兴旺发达,则取决于该国或该民族的软实力。单纯依靠硬实力的国家或民族,没有不走向衰亡的。强大的秦王朝,蓬蓬勃勃的隋王朝,兴盛几十年不就都灭亡了吗?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苏联社会帝国主义,不一一都云飞烟灭了吗?

 

 一个国家或该民族软实力的来源,很少是单一的。既会源于该国的历史文化,也会来源于该国的社会价值观。而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观这二方面,所发挥出的力量,也都是各自的领域内多种矢量折冲后形成的一个合力——多种矢量之和。但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无形中放大着或是冲耗着历史文化的矢量。历史文化这个矢量,只有与现实的核心价值观不抵触,其值才有可能达到最大。而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的外现, 就是现实的政治状态。

 

 

 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其共有的特点,就是毫不含糊的倾向性,其指向都是明确的。而且都是宁折不弯的。也就是说,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观这二个矢量,都是固指的。二个指向有异的矢量,组合形成的合力,只有尽可能地求其较大。

 

 中国的硬实力正在壮大,令地球上对我们民族心怀颇测者,不敢轻举妄动。但中国目前的软实力,则不容乐观。一味从历史文化去挖掘,而不重视现实的社会价值观的重塑,我们的综合国力,是会遭到一定程度的抵消的。

 

 令国人欣慰的是,我们执政党的党中央已认识到“软实力”对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意义。胡锦涛主席200611月在全国文代会,说“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20071月在政治局第38次学习时又指出,加强网路文化建设和管理,“有利于增强我国的软实力”。可见,将“以人为本”作为执政理念的胡锦涛等领导人,已敏锐地意识到了提升中华民族软实力的重要性。

  我们提升“软实力”,虽说是有一定的基础。但也绝非易事,除非既得利益者,能以民族的未来为重,而不是患得患失,而不是暗中奉行“潜规则”,明里则不停地“忽悠”芸芸众生。对执政党来说, 提升中国“软实力”,还是任重道远。短短几年来,执政党的执政理念,顺应民心,已平稳“软着陆”。这必将克服我们提升“软实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柳暗花明的景象肯定会出现.


       
芸芸众生,也是期待着盛世,期待着长治久安,期待着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的,更盼望着政治改革的柳暗花明。

 

2007.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