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一边哭穷,一边加薪
2008-8-30 作者:高韬
最近我把两条消息放在一起解读,感到很有趣,更可憎:
其一,中石化公司董事长苏树林昨天(8月26日)在香港召开的业绩会上,就炼油业务亏损带来的业绩下滑向股东致歉。他表示,公司管理上将坚持“干毛巾也要拧出三滴水”的精神,相信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其二,中石化全范围普涨工资,人均约涨薪320元(2008年01月15日)
这两种情况无论如何也不会在同一个企业发生,但如此怪事就在国内发生了。加之刚颁布的《反垄断法》,合起来更令人匪夷所思了。
上半年业绩暴降73% 中石化董事长向股东道歉,我看他更应该向全国人民道歉。中石化这样的大型国企要加薪,公众作为国企的“股东”,有权要求中石化充分说明加薪的理由,并公开加薪的分配方案。因为中石化目前一方面向国家要补贴,另一方面却加薪,这就给公众留下疑问:真亏损还是假亏损?要补贴是为加薪吗?还是亏谁也不能亏自己的心态在做怪?
以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披露,垄断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的2到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到10倍之间。也就是说,工资外收入和福利比工资还要高很多。这点地球人都知道。
作为国有企业,中石化的利润应为全民所有,不能任由其“自己给自己涨工资”,否则将是对国有资产的一种变相掠夺。过高的职工福利水平折射出明显的分配不公,损失的是企业所有者——国家利益。
最近又闻中石油中报披露雇员薪酬上涨了近两成。上半年中石油现金薪酬157.26亿元,增加22.54亿元,增长16.7%,同时,其它人工费用增加57.31亿元。
对于市场研究人员,当我在学堂上给学生们讲营销、讲品牌时,总是不忘在开篇前补上这样的说明:不是所有企业都需要《市场营销》这门课的,不是所有企业都需要品牌的。
国内一些垄断企业钱多得花不完,有时,实在没什么可听的,也凑热闹听听我的《品牌之上》,其学员与充分竞争行业的学员确有异样。当然给他们讲品牌我的侧重点是企业社会责任(CSR)了。
“品牌掌柜”高韬
IBA国际品牌协会评审顾问;
中国管理创新研究院 高级研究员;
价值中国最具影响力百强专家;
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西南交大、华南理工大学等讲座教授;
上海市品牌战略工程、IBAC国际品牌认定委员会、AIVCI国际职业认证协会、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等专家讲师;
《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销售与市场》《国际广告》《中国广告》《动脑》(台湾)《国际公关》《新营销》等一线媒体一线撰稿人,文章发表在国内近乎所有营销传播类和财经类报刊,并在众多专业网站开设专栏。
主力课程:《品牌之上3》系列:
《电信品牌之上》
《汽车品牌之上》
《健康品牌之上》
《银行品牌之上》
《能源品牌之上》
……
《网络营销@传奇》
请致电高韬老师,获取课程详情13503116250或
http://blog.sina.com.cn/branding
详情请baidu或google“高韬”
“ 对最珍惜品牌的人而言,高韬是最被重视的讲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