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开始写这个美国大选的专栏时,怎么也没有想到头三篇文章全是佩林。再看看美国的主流报纸,从头版新闻,到社论、评论版,也全是围绕着佩林。比如攻击她的《纽约时报》评论版,经常有一半的文章是讲她的。保守派的媒体就更不用说了。什么“口音不同的撒切尔夫人”、“女里根”、“共和党版的奥巴马”、“未来的第一位女总统”等等,不一而足。八月二十九日,奥巴马正式接受本党提名,在露天体育场中面对九万狂热的听众进行了被称为是史无前例的激情演说,其收视率超过了好莱坞金像奖的盛典,超过了奥运会;演说后支持率也立即飙升,领先麦凯恩八个百分点。但是,麦凯恩第二天就宣布佩林为副总统候选人。转眼之间,关于奥巴马的报道就被关于佩林的报道所挤掉。等佩林在共和党代表大会上讲演时,收视率几乎赶上了奥巴马。这也为麦凯恩第二天接受提名的演讲搭台,使其享受大体相当的收视率。随即一直落后的麦凯恩在支持率上首次在几个民调中反超奥巴马,出现了所谓“佩林飙升”。一位副总统候选人能够如此喧宾夺主、如此重要,实为前所未有。
实际上,佩林的崛起虽然有她个人的成就,也有赖于麦凯恩的提携,但她更是民主党自己为自己制造的“掘墓人”。民主阵营开始时以难以置信的口吻讥讽佩林的资历,仿佛麦凯恩从街上挑了一位洗衣妇来当副总统。但是没有几天,他们就从轻视变成了恐慌。自由派媒体立即开始传播关于佩林的谣言。其中最离奇的,就是佩林刚生下的低能儿不是她的,而是她十七岁的女儿的。她是为了遮家丑而说自己怀孕生子。在媒体不停的炒作下,真相终于曝出:她十七岁的女儿已经有五个月的身孕,并决定生下这个孩子,还准备和孩子的父亲结婚。所谓佩林为掩护女儿的怀孕而假称自己生子之说不攻自破。但是,关于佩林的风暴两天内又转入第二轮。自由派们指出:佩林一直主张要教育孩子们婚前不能有性行为,而不是教育他们性知识。这一点,在她自己家里也作不到。甚至还有人说:她有那么一大堆孩子,最小的是低能儿,大女儿怀孕了,一家子的事情已经够多,怎么能有时间当副总统?这和她口口声声的家庭价值岂不矛盾?共和党一度处于守势,甚至不让她见记者。一时间,她的私生活成了本次大选的中心议题。
然而,这番鼓噪,也恰恰给了共和党以反手一击的机会。佩林从穿着到行为举止都非常土气,讲话的声音简直象个卖菜的。但也是这种普通人的本色,使许多选民觉得她是我们中的一个,对她信得过,侮辱她就是侮辱我们。她女儿怀孕的故事,更是她接近美国老百姓日常遇到的难题。据统计,美国十五到十九岁的女孩儿中,大约有半数至少有过一次性行为。每年有七十五万青少年怀孕。在她们之中,有82%是意外怀孕,堕胎率达到29%,流产率为14%,只有57%最终把孩子生下来。而在成人孕妇中,堕胎率则仅为21%。针对这种悲剧,自由派主张加强性知识教育、及时发放避孕药品和工具,让孩子们有安全的性行为。保守派则认为要教育孩子们婚前不要有性行为。这也是一到大选年就激化的“文化战争”。
佩林属于保守派,当然反对婚前性行为,更反对堕胎。不过,从她在阿拉斯加的政绩上看,她并没有因为反对婚前性行为而取消本州青少年的性教育。可见,在这方面她并不是死守意识形态的凡是派。更重要的是,不管大家政治上的主张有多大分歧,公共生活中的一个基本的文明规则是:对政敌可以攻击,但不应该殃及家属,特别是对未成年的孩子更要保护。四年前,克里在和布什的竞选辩论时,在涉及同性恋的问题上提及切尼的同性恋女儿,暗示你们这些保守派反对同性恋,但自己的家也管不好,未免太虚伪。虽然切尼这位女儿早已是成人,而且频频为老爹助选,本身就是公共人物,但这样攻击对手的家属还是让许多选民愤怒。有分析家甚至认为克里就是因为这一失误失去了大选。佩林的女儿才十七岁,在法律上属于未成年人,理应受到保护。但自由派媒体如此炒作,无疑侵犯了孩子的基本隐私,共和党对此大呼“令人作呕”,选民的同情心也迅速倒向了佩林。
更重要的是,炒作佩林女儿怀孕,实际上掩盖了对佩林威胁最大的一个潜在丑闻。佩林的妹妹和一位州警察闹离婚,在孩子的监护权上打得不可开交。有人称佩林曾以州长的权威施加压力,要警方解雇这位警察。佩林对此一口否认。不过该州国会已经开始调查。从现在曝出的材料看,这位警察屡有不端行为,是否能当警察很成问题。不过,美国在监控权力上非常严格。如果佩林在这方面有瑕疵,则很可能颠覆她的大好前程。
她要感谢的是,自由派不竭余力地攻击她的私生活,把人们的目光从这一要害问题上引开,反而为她赢得了普遍的同情,几天之内就把她塑造成本次大选中最大的明星。民调显示,她的支持率已经超出奥巴马和麦凯恩。当然,这次她是否能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女副总统还取决于麦凯恩的命运。不过,即使这次失败,她也已经成为未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有力竞争者,并且会让民主党有的是头痛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