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为“中新天津生态城” 起名字


为“中新生态城”规划系列地名


谭汝为



在天津滨海新区一片土地盐渍、淡水匮乏的荒滩上,一座水系环绕、绿色环抱、生态宜居,面积为30平方公里,可供35万人居住的花园之城,正在紧张而有序的筹建之中。——它就是中国和新加坡合作开发建设的“中新天津生态城”





这座“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建设规划,由三分之一的盐碱荒地、三分之一废弃盐田和三分之一污染水面组成,将用3至5年完成4平方公里起步区的建设,然后用1015年完成生态城整体开发建设,最终将形成35万人居住规模。中新天津生态城将吸收新加坡环保城市建设经验,最终将建成一轴三心四片,一岛三水六廊空间结构的生态花园。

所谓一轴三心四片,一岛三水六廊,指以生态谷为城市主轴;建设一个城市中心,两个城市次中心;四个综合片区;以生态岛和水系组成的绿色核心;主要围绕水库、蓟运河故道和蓟运河三个水系;建设以生态岛为中心,构建六条廊道,形成由生态谷、生态廊道和湿地、水系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使中新天津生态城成为水系环绕、绿色环抱生态宜居的花园之城。

20087月中旬,受天津市地名、测绘等部门的委托,笔者接受了为中新生态城系列地名命名的工作。领导提出,原已分请有关专家设计了两套命名方案,但都不理想。筹办高层会议,必须拿出一个比较成熟的地名规划。任务急迫,请您在4天之内提交一份新方案。我提出:请提供原有两套方案作为借鉴参考,但被婉拒,理由是:怕限制了您的思路。

接受任务,岂敢怠慢。放下手头工作,闭门谢客,心无旁骛,寂然凝虑。首日构思,次日撰写,第三天定稿,拿出系列命名方案。这个方案,包括五大规划区片、35个社区单元、7条主干道路、近40条支路、7座桥梁,以及湖泊、洲岛、树林、渡口等的系列命名,各类地名总计近120个。

对湖泊、洲岛、溪流的命名,在构思上既突出自然生态特点,又考虑景物对应映衬。例如“秋水湖”“伊人岛”——秋水澄澈宁静,为生态园主要景观。秋水长天,意境悠远,庄周秋水,含义深邃。另外“秋水”与“伊人”相应,秋水澄澈,秋波靓丽,凸现自然、人文、意境之和谐相生。

湖中散落6座洲诸,分别命名为彩蝶洲、灵犀洲、神鹿洲、白鹭洲、松鹤洲、翔凤洲。以动物命名,点染宛如仙境的静谧幽邃。

4条溪流,分别命名为浣纱溪、凌波溪、枕流溪、鸣佩溪。其中“浣纱、凌波”,分别蕴含“西施”“洛神”典故,发人遐想;“枕流漱石”,突出仙风道骨;“鸣佩”突出声响,含“如鸣佩环”意。所有自然生态景观命名设想,都在结构均衡、平仄相调的基础上,力求建构含有韵味的系列意境。

区片命名设计,旨在形成系列,易读易记。生态园五大规划区片自北至南,分别命名为中华园、新华园、升华园、泰华园、澄华园。首字分别为“中新生态(升、泰)城(澄)”,第二字为“华”字,形成系列。

各大区片下辖社区单元专名第二字,分别以“山”“水”“景”“原”“湖”命名,例如中华园下辖7个社区,分别命名为:松山里、昆山里、泰山里、钟山里、乐山里、华山里、衡山里。新华园下辖7个社区,分别命名为:伊水里、洛水里、珠水里、泗水里、丽水里、渭水里、文水里。泰华园下辖7个社区,分别命名为:春原里、秋原里、碧原里、绿原里、秀原里、丰原里、宁原里。澄华园下辖7个社区,分别命名为洪湖里、太湖里、镜湖里、带湖里、鼎湖里、秀湖里、玉湖里。以上四大区片,28个社区单元名的首字联缀,成为一首七言诗:

松昆泰钟乐华衡,伊洛珠泗丽渭文。

洪太镜带鼎秀玉,春秋碧绿秀丰宁。

“一名之立,旬月踌躇”,再三斟酌,反复修改,甚至“夜半灯花几度红”。最后拿出方案时,犹如学生完成作业,在长舒一口气后,又惴惴不安。“画眉深浅入时无?”因为任何命名方案之优劣取舍,最后须经领导部门的审批核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