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立即查封三鹿奶粉生产现场


周明华

卫生部11日晚发布消息称,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经查,高度怀疑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当天晚些时间,三鹿集团声明称,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立即召回三鹿牌婴幼儿奶粉,市场上大约有700吨。为对消费者负责,三鹿集团决定立即对2008年8月6日以前生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全部召回。(9月12日《第一财经日报》)

我注意到,一家门户网站在专题新闻栏中用了“三鹿奶粉重创中国妈妈”的让人悲伤的标题。不是吗,在中国妈妈,特别是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广东农村的年轻妈妈,在刚经历恶梦般的安徽阜阳毒奶粉致“大头娃娃”事件后短短四年时间,知名度如三鹿集团这样的大企业,居然其婴幼儿配方奶粉遭到三聚氰胺污染,目前多个地区婴幼儿食用后出现病状,已有一个婴儿死亡。

事件推演至今,我觉得其中至少有两个疑点:其一,质检部门在跟进调查前为何不自揭迷幕?其二,三鹿产品到底是如何被三聚氰胺污染的?其中有人为因素吗?先说质检。事件发生后,国务院相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国家质检总局已派出调查组赴三鹿调查事因,并在全国范围内对同类产品进行专项检查。先不说这种“马后炮”式的质检害了多少人,据《第一财经日报》当天同一篇报道称,三鹿其实在阜阳毒奶粉事件发生后不久,有关媒体公布阜阳市45家不合格奶粉企业和伪劣奶粉“黑名单”中,就有三鹿奶粉的身影。

只是这个“黑影”只闪了一下,紧接着被三鹿集团从“黑名单”上“公关”下去了。不久,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婴儿奶粉产品质量专项抽查结果中,三鹿集团还被列为国内30家具有健全的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的奶粉生产企业的首位。加上三鹿牌奶粉的国家免检产品的“金身”,公众完全有理由质询:到底质检部门与三鹿之间发生过“故事”没有?当初上“黑名单”,是不是就曾污染了有害物质。身正不怕影子歪,去调查别人之前,总该先解开公众的疑问才对呀。

     再者,名声这么响,规模这么大的名牌企业,三鹿怎么会与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品三聚氰胺有染呢?这恐非“受污染”三字便能释疑的。我们仅需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便知,三聚氰胺常被一些不法商人用作食品添加剂,分子中含有大量氮元素,添加在食品中,可以提高食品检测中的蛋白质含量指标,因此三聚氰胺也被人称为“蛋白精”。蛋白质主要由氨基酸组成,其含氮量一般不超30%,而三聚氰胺的分子式含氮量达66%。

对待食品安全,我们应本着宁枉不纵原则,我们虽然不愿相信三鹿集团是人为添加三聚氰胺,但我们不能失去怀疑精神。这些三聚氰胺跑到车间里去干啥,难道仅用操作失误便能搪塞得过去?所以,当前我们不能再轻信三鹿集团的召回声明与“对消费者负责”的慷慨陈词了,应立即查封该生产企业,对相关负责人予以控制,并冻结企业资金,保护相关证据。因为此事已是公共食品安全事件,不宜独自由企业来召回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