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牌,老营销人的出路在何方?


洗牌,老营销人的出路在何方?

/郑锦辉 2008-09-12

10年前,那是一个创牌的时代,我赶上了;今年是一个真正洗牌的年头,我也赶上了。

近几年来,职业经理人大多在这个圈子里无法再寻求到自己在职场的更高价值点,有转行的,或者在原来的行业产业链的其它环节思考生存的路子。

具体表现为:有的回乡从政去了,有的干脆自己创业,有办厂的,有办广告公司的,有搞咨询机构的,有办杂志的,有搞媒体的,有作培训师的,有经营鞋业生意的等等,阵容也多样化,其结果也是“几多欢喜几多愁”。我的一位朋友,也是资深鞋业营销人,他说:“钻研、聪明、上进的,敢闯能抓住机会,天性散漫没啥子上进心,也没有什么经济头脑,注定做谋士。”此话很有道理。

又有部分职业经理人为了谋求更高的发展机会,从大企业转进中小型企业,完成区域经理到营销副总的精彩一跳,“一跳”不成功,然后“再跳”,但由于学识和资历尚浅,普遍没有战略规划的能力,企业老板不得不引进外来的和尚念经,请咨询顾问专家为企业的发展把脉。

也有部分鞋业营销人从副总下到区域直营处作办事处主任或分公司经理,在一线唱经,风里来雨里去,辛苦了,但天高皇帝远也怡乐!

还有部分职业经理人离开温州这个太熟悉的地域,分流到广东、福建、川渝的鞋业基地淘金。

虽然说鞋业营销人是依附于企业而生存,这也是打工者的悲哀之处,但不用承担企业倒闭的风险,从职场心态的角度而言,一个鞋业营销人要发展,还是要权衡一下自身价值的取向,在我们这个行业里,从基层提升到高层成为老板的左膀右臂者,即为数不多的几个老营销人,也让我们看到职场敬业专注的可贵。

当然近几年,不乏一些跨行业的人才和政界人士进入本行业,不仅带来了其它行业的先进模式和理念,更使鞋企职业经理人的队伍成为多元化,跨行业引进人才,也成为鞋企老板另辟蹊径的用人新策略。

想想感慨万千,原先的同事,如今成了老板、老师、客户等,尤其近年来,营销人年轻化的趋势非常明显,21-27岁之间的营销人成为职场的亮点,我们都戏称:那班孩子们!其实行业洗牌,留下来的企业应该不错,这为营销新人的发展提供了平台,职场发展起点较高了,职场的这个看点,表明行业需要创新,需要活力,需要成长的空间,因为这是一个破壁创新的年代!

行业洗牌,职场也受到震动,大家都希望当前行业的紧张情况早点过去,身在这个行业多年的我,也是从内心展望:行业冬天的难点与窘境总会过去的,勃意盎然的春天将会到来!

    洗牌后的行业将会雨后更新意,作为一个老营销人,期盼已久。。。。。。

诗一首《城外》表达一个老营销人的职场心理历程,与业界同仁共享,欢迎指正。 

城外,我梦想的发源地

十年前,和我一样的人很多,

如星星无数,眨着对城里的希冀,

那一夜

一颗流星快速地放大着我的稀奇

我作出了很斩截的决定,

揣着农耕人的期盼

我流进了城里

城外变得遥远起来,

在无数的日子里,

我争取生存的步子

和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父亲一样

于城里城外飞扬

十年后

我走出城里

收割了爱情,绽放了生活

让未来在城外延伸

 

作者:郑锦辉,欢迎交流:[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