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这样乐活-男人为什么给周健下跪?


        男人为什么给周健下跪?

 

周健是“男子情感伤害庇护所”所长,光这头衔就人人各有想法了,总归不是个“正当”职称,因为怎么样都比不上妇联的相关职位,而且……“哎哟!男人还有这问题啊!”嗨!可别忙着笑话,从全国各地奔来的不少男人,有些一见到周健就扑通下跪,痛哭失声。说来一点不稀奇,当人走投无路求助无门时,任何一根有点名目的稻草都能变成神明,这些男人不过反映出我们社会的人文关怀资源严重偏失罢了。

 

最近有机会跟几个女性精英活动交流,她们大多数工作、事业成就斐然,也尽力在家庭和谐上努力经营,但不管自身或周边看到的,还是充斥了婚姻不幸福、情感不顺遂的姐妹,她们几乎脱不了“误读男人”这个盲区,无法想象貌似刚强、理性的男人,其实大多严重的“人格分裂”,往往逻辑头脑下,和心神完全隔绝。

 

这在读书会里就常常看得到,例如当女性在阐述自身“父女关系”感受后,话题接到男性这边,就成了跟他不相干的理论,或者一下子变成旁观者,把学问当常识,把分析当知识,而忘了他自己的“父子关系”问题,很可能需要自我观照的地方,比女性多得多呢!

 

所以男人很难放松自己的身心状态,太习惯在制式的轨道上,把自己武装的紧实严密,不透漏出半点破绽,越是如此,就越患得患失,怕人识破底。例如开车时,明明不确定路线怎么走,老婆在旁边指点一下,立马觉得男性尊严尽失,非得硬干,坚持自己的路线,结果绕了两三个钟头死撑着,也不愿意下来问路,夫妻俩早在车里吵翻了,最后误时误事,多冤枉啊!

 

这种模式换到其他更严重的情况里,譬如失业、离婚、性无能等等,就加倍痛苦了,根本没个人可说,更没去处可安全地寻求协助。今天在我们社会可说完全找不到半点资源,可以提供男性有诉说心声、给与精神支援的空间,当然周健的庇护所就非同小可了。

 

说真的,这些愿意来求助的相对于那些打死也不面对自己问题的男人,实在要可爱多了,因为后者很多最后积压转变为暴力、自杀、精神分裂的不知有多少,波及到的不只是个人而已,而是整个家族陷入愁云惨雾,情绪没有出口,比起身体疼痛更加影响健康和家庭和谐,我们如何能坐视不顾呢?

 

谈社会和谐,就不能不谈男性的情绪健康,要家庭和乐,就不能不正视男性的身心平衡,总归一句,世界另一半人口-男性不是其他物种,而是要和女性共同构建一个教育下一代的健康环境,哪能靠周健完事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