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三鹿毒奶粉事件曝光后,一个巨大的问号在我心中挥之不去。既然事件早在奥运会前就已经浮出水面,那么在媒体和资讯如此发达的今天,在长达一月甚至可能更长的一段时间内,这样一个惊天大案何以在坊间竟然会悄无声息呢?
邮件中这样写道:“抓紧奥运时间,与“百度”媒体建立良好合作关系,防止将来负面新闻大量爆发失控,同时可掌握新闻公关的主动性,不受小型网站的资讯威胁……但百度作为搜索引擎,是所有网站的集结地,也是大部分的消费者获取搜索信息的主要阵地,对三鹿集团来说将是公关环节的重量级媒体。……百度已经同意将对三鹿集团的公关保护政策降低至年度300万元广告投放,可以享受将目前几大事件的早期负面删除。”
国内互联网搜索引擎老大百度的现身,立刻让整个事件更加复杂。百度是否真的如邮件所言收取了巨额封口费呢?
早在2006年12月,曾有一则有关百度公关总监王东因邮件泄漏辞职的传闻, 据称该邮件意在调整控制搜索结果。邮件有这样一段话“后来与边疆了解后,知道是因为过去新浪对百度的负面报道而我们降低了其权重。如今情况有所变化,我们是否可以适当考虑恢复新浪的正常权重而将搜狐的调低”。
作为国内网站汇聚之地,百度直接影响网站搜索排名,甚至删除封锁某条信息的能力毋庸置疑。由邮件所述内容来看,出于某种目的对搜索结果进行了人为干扰和控制的行为,百度也不是偶尔为之了。
值得注意的是,百度饱受争议的竞价排名业务也有因自身经济利益而人为调整搜索结果的嫌疑。此外,曾有媒体多次报导百度在其搜索服务中提供色情服务信息检索以获利的消息。
邮件门事件发生后,有好事者将百度关于毒奶粉事件的搜索结果做了研究,结果显示在
因此,无论从行为能力和主观动机还是一些初步证据来看,百度收取这笔封口费的嫌疑很大。
记得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肖申克监狱的典狱长诺顿对新入狱的囚犯们说了这样一段话“我只相信两件事,纪律和圣经。在这里你们两样都有,信任上帝,而你们属于我”。
在这位言必称上帝、圣经和社会责任的威权者的统治下,肖申克充满了暴力、谎言、倾轧和种种的潜规则。这里没有对错和黑白,囚犯们的浮沉和生死都取决于诺顿的意志。片中的主人公安迪就在诺顿的裹胁下,在长达十七年的时间中,帮诺顿赚取了大量的不义之财,而对外这里被宣传和塑造成了人性化管理的典范。
当逃跑出来的主人公安迪寄出那封揭露真相的邮件后,这位道貌岸然者的假面和肖申克的黑幕终于被撕开。
百度是否利用其在国内互联网界的特殊权力,在虚拟世界中营造了一个新的肖申克,进而左右网络舆论,干涉互联网媒体的公信力,通过以往百度的各种不良行为,以及这次在网络里相传的各种言论和佐证,我们不得不相信这是真的。
互联网一直被我们视为公众进行信息交流的平台,平等和透明是它赖以存在的两块基石,这两点信仰不容亵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