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上的孩子,额头上有汗珠,低头,双手交握在胸前,默默地随着音乐和祈祷词进入一种情境中……
这是“三鹿门”事件之后,深圳华侨城的一个小学上千学生每天必做的功课——“一分钟的祈祷”。据说,自今年5月份为汶川地震遇难者默哀后,这项仪式就被延续了下来,并因此引发争议。
我们身边的炒作太多了,所以很多事都被冠之以“炒作”的帽子。外界曾指该校长喜欢炒作。校长答,“我不怕别人说我是炒作。”并笑言,“祈祷是为了倡导一种关怀。”
渗透“关怀”的教育是必要的,但希望学校注意不要流于形式和教条。
祈祷、静默、关注内心、反思,这些都是有意义的,如果我们身边的学校都能够将责任、关怀、使命、敬畏生命等渗透在教育中,那也就不会出现今天的“三鹿门”了。
“三鹿门”之下,渗透着中国整个教育机制和目标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