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非征税说真话办错事


今天看到了发改委专家的提议,对大小非征收暴利税。表面看是用暴利税来提高大小非的成本,而降低其减持的套利空间。但实际上却是拿股民的权利给国家谋利的邀功举动。

不可否认,这位专家在解释大非为何要交暴利税上说了许多真话。一是,大非的股票成本和流通市场的投资者成本完全不是一个水平。他们的成本是1-2元(包括了股改送股的成本)。而目前,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平均成本都在10元左右。不同权的事实已经非常明显。二是,承认大非的股权并非全部可流通的,因为大非是产业资本,假如都用于套现,那对实体经济必然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不限制产业控股资产随意流通,那大股东随时可掏空上市公司。但控股资本却成为该专家表示不同股的理论基础未免太过牵强。当然,我很理解该专家为何要把不同股这个问题进行阐述,原因是假如同股不同权,那又回到了一个本质问题上,就是股权分置改革失败了。而避开同股不同权,换为不同股也不同权,则能为合理征税找到托词。但后面所提出的方案中,其实还是暴露出这个观点自身的破绽。既然是不同股的控股股份,那就应该按这里的理论全部走大宗商品市场交易,为和还可以用征税门槛继续放行到二级市场呢?很明显,可以放行二级市场还是回到了同股不同权减持这一事实上来。而无非是把大非套散户的利送给了国家。这位专家用心良苦啊,方案实施必受到税务部门的好评。可是否想过另一个投资主体流通市场投资者的利益呢?很显然是被忽略了。

大非征暴利税的提议说出了大小非的成本悬殊这一大实话,但却办了错事。不可否认,为国家谋利益是没有问题的。但国家的大利益是建立在经济长足健康发展、百姓安居乐业这样的大基础上,而绝不是拿股民利益输送给国家税收。这则建议表面是防止了大非的减持压力,但忽略了股民依然被上市公司套利这一事实。按这样的成本,永远谈不上价值投资。假如这位专家能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来提议,自然就应该先把同股不同权的问题作为入手点。把股权分置的问题全面解决才是关键。没有股改的继续大比例送配给流通市场投资者,原来股改送配太低的利润全部放进上市公司,新股发行全面用全流通形式。这才是让大非无套利空间的根本办法。

这样既可让大小非与流通市场的股东同股同权,又能够真正让资本市场回归价值投资的估值水平。股民也拿回了自己本该拥有的权利。而资本市场成为百姓都愿意投资的市场,让大量的储蓄资金进入到直接融资市场去,这样才是真正的国家大利。而大非征税的方案只能说是国家赢,大非输,股民输,市场输的一赢三输局面。

具体的救市建议可以看我8月27日文章:救市建议:全面解决股权分置是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