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正从普跌转向结构性调整


 

中国股市正从普跌转向结构性调整

——大盘将在结构性调整中缓慢探底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 董登新(教授)

  笔者按:2008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将召开,这是总结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进而决定中国下一个30年“如何走”的关键时刻。笔者相信:下一个30年,中国经济定会在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转型上重新布局,为此,中国GDP将放弃两位数高增长,步入有保有压的、节能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这是经济的结构性调整,也是股市的结构性调整。因此,我们必须要用超前眼光看待未来中国经济与股市走向。

  2006/2007年,中国股市从千点附近猛攻至6124点,两年时间大盘暴涨了500%;然而,在随后的短短的10个月之内,中国股市又从6000点上方一路暴跌至2300点下方,跌势之猛,锐不可挡,在持续下跌的这10个月中,90%的个股基本上是以股价不断创新低的形式来参与这场“普跌”运动的。

  不问原因的跌、毫无理由的跌、泥沙俱下的跌、不分好坏的跌,如此一路暴跌下来,中国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已从6000点巅峰时的七、八十倍,陡降至目前的20倍上下,差不多已回到20056月跌破千点时的市盈率水平。

  目前,大盘正在考验2245点一线的支撑力度。2245点是前一轮大牛市的峰值,它形成于2001614。目前大盘正在第二次试探2245点的支撑位。可以断定:2245点作为一个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重要支撑位,它将是中国股市目前走势的分水岭——即大盘将以此为转折点,终结过去10个月来的“普跌”(大多数个股不断创新低)行情;股价运动形式将转向以结构性调整而展开,也就是说,已经跌到位的绩优股或大盘股将率先启稳,或是形成底部横盘;相反,大量垃圾股及前期抗跌的“庄股”将会进一步补跌,这种形式便是1500多只个股价格的结构性调整。

  从200710162008819,大盘从6124点的最高峰跌至目前的最低点2284点,10个月的累计跌幅为62.7%。应该说,目前,大多数股票通过前期的惯性暴跌、不断创新低,它们的股价基本上已从2007年的最高价位跌去了与大盘相当的跌幅,但仍有一些庄股、垃圾股却尚未跌到位。因为庄股有庄家“死撑”、“抗跌”,而垃圾股则有“一个便宜三个爱”的股民“护盘”。

  之所以暴跌如此,而且跌至今天,似乎跌势未了,是因为2007年太疯狂,垃圾升天,鸡犬升天,包括绩优泡沫也都吹上天,一夜之间中国就出现了300元的股票。这就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荒诞与疯狂!正是由于不少个股当时太涨过头,因此,即便已与大盘同步跌去了60%,目前仍有不少个股并未跌到位,这些个股下跌仍有待时日。

  然而,一路暴跌下来的、整齐划一的“普跌行情”暂告一个段落,目前,股市正在步入结构性调整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股价的结构性调整”,它要求股民朋友静下心来冷思反省,并重新排定个股价位,理清股价秩序。

  在结构性调整行情中,关键个股(如个别大盘权重股及第一高价股)存在较大的补跌风险,同时,每股净资产跌破法定面值(1元),尤其是净资产已为负数的超级垃圾股,它们仍将有较大的补跌空间。这是股民在熊市底部选股一定要规避的最大风险。

  熊市底部选股,绝不同于牛市。在牛市,机构与股民选股,大多“重势轻质”;相反,在熊市,尤其是熊市底部阶段,则应“重质轻势”,并应随时做好价值投资与长线投资的建仓准备,切勿轻易抢反弹。因为处在熊市底部区域的“反弹行情”,大多只是“一日行情”或是“两日行情”,故而此时选股,更要珍惜好不容易保留下来的宝贵资金,“重质轻势”,作好长远投资的打算。

  切记:一轮大牛之后的大熊,定会大伤元气。要想恢复斗志、重聚人气,定要消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否则,下一轮真正的大牛市决不会轻易启动。因此,熊市底部区域选股与投资一定要有耐性和韧性,切不可急功近利、想入非非!

  (注:原本打算列举几个补跌风险较大的关键个股,但考虑再三,还是省略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