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熊皮特的创新理论与社会主义的一点感悟


关于熊皮特的创新理论与社会主义的一点感悟

  李华新

   熊皮特是20世纪最受推崇的经济学家之一,它在经济学史上的卓越地位与亚当斯密、马歇尔、凯恩斯等宗师并列。熊皮特的理论是经济学上的重要遗产,它首先提出了“创新”学说,不但是知识经济的先驱者,其思想更是21世纪的主流思想,到今天依然是默默地支配着人心。

  无疑熊皮特的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思想,我们在接受起来的时候会有一种亲切的感觉,那就是它对社会主义的评价是比较客观的,因为它还对现代社会的演变提出来三个论断:一生资本主义会在辉煌成就中消失;二是社会主义会取代资本主义,令人满意地运作下去;三是民主政治仍会在社会主义中照常实行。而相对于马克思在解释社会运动的发展轨迹时的一些没有作出的判断,其中的后两个论断,在马克思那儿没有涉及。

  熊皮特在它的这一著作中说明了社会主义想比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第一。在社会主义社会浪费可以减少的,这是因为这是生产已有一定的计划,资源的配置都有一定的程序,结果经济效率与社会所能获得的福利必可大增。反观资本主义,生产并无全盘计划,有时生产过剩,有时则不足,以至经济周期不时发生,给社会带来无穷祸难。第二,在社会主义社会,使其与会减少、这一方面是社会主义是有计划生产,经济不景气不会发生,这样社会中的失业人数就可减少。甚至可以避免。第三,更重要的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公私矛盾与冲突已不复存在。这样就可以集中力量来谋求社会进步。在社会主义社经济活动完全属于公家的任务,私人只能在政府管制与指导下工作。公司之间并无矛盾,是一致的。

   在本书中熊皮特也回答了,为什么现在资本主义依旧存在并且依然运转着的问题。这是由于资本主义转向社会主义需要经历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一过渡期会遇到一些如何实现社会化的问题。如果资本主义的发展已达成熟时期,社会化的问题处理就比较顺利,如果如果尚未达到成熟时期,则比较困难。

   在阅读概述的时候,我们会感到熊皮特的经济学论著,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它并非是紧紧是对数学模型感到兴趣的以为大师,尽管它在早期就是一位坚定的数学模型推崇者,然而它意识到也许是用更加通俗的语言来将经济学的话题,也许是更有意思的。

   因为写作该书是台湾著名的经济学家,也是熊皮特的门生所写,而且是很浅显的一本书籍,因而更加容易为非经济学者读懂。
  
   在过去的两个半世纪里,三个不同的经济观点相继地占主导地位。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亚当·斯密是主要的经济理论的代表人物。他致力于国内和国际的贸易增长,劳动力转移,市场力量和能使国家繁荣的最低财产安全保障和司法行政的最大限度。你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斯密的结论和判断,但是他阐述了一个值得考虑的论题。第二个有巨大影响的是大卫·李嘉图和卡尔·马克思,他们的理论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占据了主导地位。他们最关注的是工资的不均等分配和导致这个结果的市场规律。他们对技术,生产组织,社会变革感到不安,同时也对无政府干涉的市场经济是否能使收入分配符合(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现实社会感到担忧。再次,你可以同意或者不同意他们对贸易,租金,资本和机器的论断,但是他们提出了正确的问题。

  第三个主导经济理论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的,他的理论在20世纪中叶和后期都处在统治性地位。凯恩斯的理论集中在经济学家常常提到的萨斯定律——除了在个别的特殊情况外,生产必然创造购买所生产产品的需求。当市场力量起作用时,萨斯定律理论上保证了特殊情况除外的完全就业率。凯恩斯认为萨斯定律在理论上是错误的,但是在现实中政府可以在合理有效的调控前提下使这个定律成为可能。无论你是否同意他的结论,凯恩斯关注中央银行和税收政府协助市场“看不见的手”去实现稳定的完全就业率无疑是正确的。

   但是应该还有第四个理论出现,因为还有一系列的问题没有仔细研究过。这个缺少的理论应该是熊彼特的,因为他对被其他人忽略的市场内在规律有深刻的研究。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应该是熊彼特的经济学时代,他对我们所处的时代提出了正确的问题。

   熊皮特的理论是经济学上的重要遗产,它首先提出了创新学说,不仅是知识经济的先驱,也因此这一思想成为21世纪的主流思想。有句话说得不错,那就是虽然与凯恩斯生于一个时代,也许凯恩斯聪明,但是熊皮特也许是更加拥有智慧。而这一智慧的具体的体现在上个世纪的凯恩斯时代,熊皮特还无法超越凯恩斯,但是在21世纪,熊皮特的日益得到重视,也是应该看到熊皮特的晚年的寞藉,也因为它的过早去世而没有达到学术的顶峰

   也许在本世纪,熊彼特的理论能得到一席之地,因为理论中的改革、创新和企业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具体的和无法替代的,而且社会的创新意识正是21世纪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主题。

     1983年是熊皮特诞辰100 周年,也是凯恩斯诞辰100年,这一年也恰好是马克思逝世100年世界各地纷纷举行纪念大会,以重温这三位巨人的成就。在针对熊皮特的文章中,一般人认为熊皮特对当代经济学性质的简介是当代人必须深思的。第一如果经济学要有进一步的发展,这是从熊皮特的理论入手这恐怕是一条途径。其二,熊皮特提出的经济发展的思想,他的创新理论,不但适用于经济发达的国家,也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它的资本主义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理论虽然没有实现,但是这并不认为将来不会发生变化。而这也不能因此而损害熊皮特作为伟大经济学家的基本立场。
  
     熊皮特在对当代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进行分析之后,进而回答了为什么资本主义仍未衰败的问题,资本主义的毁灭不是因为经济上的原因,而是由于经济上的成功。征收由于它在经济上的成功才在社会文化上造成了一些不利其继续生存的情况。这主要为:企业家功能的逐渐废弃,由前资本主义时期各种社会分子对资本主义所构成的保护阶层的摧毁,个人财产所有制形态的变异以及由知识分子掀起的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与文化的敌对气气氛高涨。

    但是到目前为止人们所知道的事实是,社会的发展并没有预示如熊皮特所说的那样,如果熊皮特活到现在它会作出新的评断,它在当年提出这一论断,不是如同马克思做说的那样是不可抗拒的规律,它认为的社会主义必定取代资本主义。只是从史实与理论的研究中提出的未来社会发展的一种假设、一种提法、一种可能性。它的目的是激发人们的思考。自然它也会修正自己的理论。但是作为伟大的经济学家它不会无条件接受他人的理论,他的可贵正是在于他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是会改变的。这也是施健生先生要借对熊皮特的介绍,要表达的一个信念。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