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林:能不能少用生命作为管理的成本?


吴晓林:能不能少用生命作为管理的成本?

 

(吴晓林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天津市,300071

 

我们生活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又是一个生活成本极高的时代。

眼睁睁看着物价指数高居不下、通货膨胀觊觎羞涩钱囊也就罢了,还要时不时留意不要上了哪家贼车搞不好就会触崖碰壁、不要随随便便赶集说不准泥石流爆发就能来个人财两空、不要误喝了哪家奶粉一不小心就能得个尿结石……这时代,不确定的因素太多,得事事小心、处处提防。

死是一眨眼的事,生倒不那么轻松。这一句话喊出了时下多少人对“松散管理”的无奈之诉。

偌大的中国传统上就是一个粗枝大叶的社会。国家就皇上一人的,所有统治工具把皇权傍得很粗,草民的事只要不出乱子,不威胁国家体制,睁只眼闭只眼也就过去了。于是吏治之事总围着升官发财来转,一心想着怎么巴结上级就得了。管他个小老百姓什么疾苦,什么安居乐业。不出事则已,出了事也犯不着担忧太多,一切都由朝廷挡着,皇上扛着呢。好歹我不用为他们老儿政权更迭付出太多代价。大不了丢官而已,那些消遣快活我且攒着,风声一过,我又挪窝重做。为官我只求自保平安,做事我不想疲于奔命,应付二字足以。这种为官心态遗毒甚深、影响至今。

时至今日,维护稳定讲的是国体稳固,和谐社会却要求做细管理。然而一幕幕悲剧的轮番上演不正控诉着“松散管理”的罪恶吗?中国人“大事不含糊、小事却糊涂”的心性能不能改改?能不能把举国高度关注、全民一起参与的奥运精神移植到“小事”中来?能不能把贴心贴意的志愿精神移植到“服务人民”的过程中来?

如若说奥运会的举办让中国人以精益求精的细节征服了世界,国内这些平时微不足道、关键时刻突然爆发的管理漏洞,是否又反讽了我们“抓大放小”的歧视性心态。凡是涉及脸面的尤其是涉及国脸的,我们都能小心翼翼甚至诚惶诚恐,生怕“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于是总能创造奇迹、赢得尊重。这种精神一遇到日常那些司空见惯的例行公事,态度就疲软了、心态就松弛了、作风就浮夸了,荣誉心走了、应付心来了,于细微处见精神没了、草草了事蜻蜓点水来了。

事情不爆发还倒没事,谁也犯不着。偌大一个中国,倒霉的事总不会轮到我头上吧?然而事情一旦曝光,漏洞之水一旦管涌而出,问责也好、引咎也罢,管事的大不了拍屁股走人。殊不知,在浮夸的为官哲学和松垮的管理形态面前,正是老百姓为那些慵官懒政行为买单,成本是健康、幸福甚至生命。

如若说个体权利在集约了的体制内微不足道,如若说政治承包的视野让管理者更加注重大工程大项目的边际效益。那么,那些鲜活的灵魂与尊贵的生命该叩问谁的良知?谁的责任?难道非得总理出面、主席批评、专项治理才能息事宁人、引起重视吗?构建和谐社会,保障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个政治任务、核心任务。基层为官者们何时才能从粗放的管理方式中清醒过来,真正地尊重老百姓一回,扎扎实实地做一回“人民公仆”而不仅仅是“商人公仆”?

先哲们早就告诉我们“治大国如烹小鲜”,谁能于细微处下工夫、谁能把人民放在为官者天枰得重心,谁就会赢得人民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