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号转网试点工作最近在深圳和天津两地展开,具体细节有关部门虽然还在研究、制定中,但政府借其平衡3G运营市场竞争格局的用意已很明显。
从全球其他运营商的经验来看,携号转网起先大都为单向,即强势运营商用户可向弱势运营商转网,反之则不行,等到市场格局较为平衡后,再完全放开,最终实现用户的自由转网。
对于单向携号转网的非对称管制,我们一贯的理解是对弱势运营商的保护,这在韩国较为明显:2004年之前,韩国SKT的新增用户市场份额远高于50%,具有绝对优势;但在2004年实施单向携号转网的当年,由于受到政策限制,SKT的新增用户市场份额被急剧压缩至15.7%。
如此延伸,在中国,单向携号转网政策也照例会是弱势运营商的避风港,但最近同事的一句“这样强势运营商也许更占便宜”却惊醒了我。
截至目前,我国移动通信用户已过6亿,这部分用户中肯定有转网尝试者,不过数量毕竟有限。所以未来运营商真正要争夺的应该是余下的6亿多尚未享受移动通信服务的民众。
但这部分用户是否也会像韩国民众那样用脚给弱势运营商投上一票,我看未必。
在2004年,韩国移动用户已经超过3000万,普及率达60%,移动通信市场基本成熟。和我国运营商相比,韩国三大移动运营商各有特色,特别是在业务创新上很有一套,所以他们的弱势运营商只是弱在市场规模,但在创新实力及资费上往往比强势运营商更有竞争力,这也是吸引新用户的两大法宝。
而在我国,强势运营商往往在规模、服务及网络质量上都占优势,资费虽然略高,但单向携号转网后,政府有可能会取消对运营商资费的不对称管制。这种情况下的单向转网,新增用户很可能会首选强势运营商网络,如对其服务、资费等不满,还可以随时转网到弱势运营商旗下。
不过单向政策肯定会有一个期限,大限一到,各运营商又都回到同一起点,这时业务和资费将成为用户选择运营商的主要标准,到那时,一个成熟、健康的市场才算真正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