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基本情况
1949年以前,中国人民是喘着战争的硝烟长大的,平均寿命不超过40岁,绝大多数人在为能够活下去而奔波。“东亚病夫”这样耻辱的帽子扣在了中国人民的头上,对于健康,我们可以说是非常陌生的领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的春风吹遍了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科学技术呈雷霆万钧之势,各行各业都有迅猛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人均收入稳定增加,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于自身的健康问题日益重视。同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们不仅仅单纯希望长寿,而是更加希望自己的生存质量得到保证,即如何活得更有尊严、更有品位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
从2001年开始,我国60岁以上的人超过了1.4亿,占总人口的数量超过10%,这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从全国着眼,提高中老年人健康水平,迫在眉睫。60岁以上的人年龄虽然老化,但接受健康教育,可延缓衰老速度,仍能继续为社会做出贡献。这不仅可以减少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冲击,也减轻了家庭的负担。
整体状况
中国政府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准做出了不懈努力,在疾病控制和降低死亡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中国人口的疾病序列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总的趋势为:以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为主的疾病谱已经被以慢性病和与人们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为主的疾病谱所替代。据2007年36个市和90个县(县级市)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统计:
1)2007年我国部分城市居民前10名死亡原因依次是:
a.恶性肿瘤
b.脑血管病
c.心脏病
d.呼吸系统病
e.损伤和中毒
f.内分泌、营养和代谢及免疫疾病
g.消化系统病
h.泌尿、生殖系统病
i.精神病
j.神经系统病
2)2007年我国部分县居民前10位死亡原因依次是:
a.呼吸系统病
b.脑血管病
c.恶性肿瘤
d.心脏病
e.损伤和中毒
f.消化系统病
g.泌尿、生殖系统病
h.新生儿病
i.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免疫疾病
j.神经系统病
国际专家们认为目前的死亡原因大致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因素:
(1)生活方式及行为的影响
(2)环境的影响
(3)生物学的影响
(4)保健服务制度的影响
生活方式和行为的不当,以及生存环境的不适,可直接导致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