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迟到之迷
[新闻名词]卡介苗
卡介苗,是目前惟一获批用于预防儿童结核病的预防接种疫苗,被列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由政府免费向适龄儿童提供受种。卡介苗接种被称为儿童“出生第一针”。研究表明,卡介苗在减少原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粟粒型肺结核等方面效果非凡。
[核心提示]
2008年6月9日,杨剑欢欣鼓舞,“两个月大的儿子终于可以出去呼吸新鲜空气了。”之前,阜新市妇产医院电话通知他第二天带孩子去接种卡介苗。
因为担心孩子感染结核病,在请“满月酒”时,杨剑没有抱出儿子在亲友面前亮相,甚至还因此拒绝了部分亲友到家探访的请求。
至6月3日,卡介苗曾在辽宁省绝大部分地区断货两月有余,期间数以万计的新生儿处于结核病菌的威胁之下,而目前是否有儿童因此感染结核病,尚属未知。
“具体原因,没有省卫生厅的授权,我们无可奉告。”对于卡介苗在辽前一段时期断货的原因,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所(以下简称辽宁省结核病防治所)至今选择对媒体保持沉默。
脆弱的新生儿
2008年4月17日,杨剑初为人父,急剧扩张的幸福感却被一剂卡介苗遏止。
“现在,医院没有卡介苗,我们只能登记,苗一到,就通知你们前来接种。”护士说,卡介苗在全省范围内断货,阜新市妇产医院也不例外。
离开医院后,杨剑试图通过省内其他城市的朋友寻找一剂卡介苗,以帮助儿子预防结核病,可情形却如护士所言;在沈阳工作的朋友虽然回复说当地有卡介苗,但却“都是按照人头来的,按照相关管理规定,此类疫苗不能对外出售”。
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卡介苗仍然没有到货。杨剑还记得去年这个宣传日的主题——“让每个儿童都能按时接种疫苗是各级政府的责任”。
此后,妻子与儿子一起被杨剑隔离在家里。他对儿子的健康太过关注了,每隔三天,他都会向阜新市妇产医院询问卡介苗的信息,尽管护士已经登记了他的电话并承诺卡介苗到货后第一时间通知他。
事实上,杨剑所面临的情况,并非个案,阜新市妇产医院每天至少有20个婴儿降生,他们的父母对卡介苗关注的程度一点儿也不亚于杨剑。
5月27日,杨剑终于失去了耐心,他在网络上发帖质疑卡介苗断货一事,“耽误了新生儿接种疫苗,谁能负得起责任呢?”
在网络上,杨剑并非个案。网民“tczvip”自称来自营口市鲅鱼圈区,“我家的宝宝已经两个多月大了,卡介苗还没打。”她不能理解,作为“出生第一针”的卡介苗怎么可能会断货?
6月3日,在抚顺市中心医院和抚顺市矿务局医院里,有十余位新生儿家长在焦急地等待着卡介苗,其中有一半的孩子出生已经超过了百天。
本溪市中心医院的情形也大抵如此。
而在沈阳,虽然卡介苗没有断货,但情形也不容乐观。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说,除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和沈阳市妇婴医院等个别医院外,该市卡介苗也供应不足,而她也只能建议医疗单位对孩子进行登记,然后等待,别无他法。
迟到的卡介苗
在家长焦急地等待和谴责声中,卡介苗姗姗来迟。
6月3日,来自上海的卡介苗运抵辽宁省结核病防治所;从6月5日开始,疫苗基本被分发至各市医疗机构。
6月5日下午,卡介苗抵达阜新市妇产医院。然而护士却没有遵守约定第一时间电话通知杨剑,“还留在医院里的新生儿要第一时间进行接种,不能再耽误了这些孩子。”而在杨剑之前,还有几百个孩子的家长在焦急地排队等候,只能按顺序电话通知。
6月9日,杨剑得到了护士的电话通知。
卡介苗到达抚顺的时间是6月5日,那些孩子出生在30天以上的家长得到医生通知,要他们带着孩子到抚顺市结核病防治所去接种卡介苗,原因是属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卡介苗没有利润可赚。“很多医院不愿意做只有社会效益的事情。”该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务工作者说。
而抚顺市结核病防治所卡介苗接种中心只在周一和周四两天对外接种疫苗。6月5日是周四,两名医生从上午一直忙到下班,尽管没有休息,但仍有许多孩子没有种上卡介苗,这些孩子只能等到下一个周一或周四,继续前来排队等候。
本溪市中心医院预防传染科的医生说,新生儿出院后再想接种卡介苗要去本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种门诊,医院此时已经不再承担此义务了。6月6日,本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种门诊的四名医生显然很忙碌,“一会儿会有很多孩子前来接种卡介苗,采访的事情你们去找结核病防治科吧。”
国家《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卡介苗接种必须按计划免疫程序进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公示》在程序上则要求新生儿在“出生时”接种卡介苗。
现在,很多家长都在关心着同一个问题,即迟到的卡介苗接种是否会影响到以后的预防效果?辽宁省结核病防治所所长王莉表示,孩子在满一周岁之前接种都可以,不会影响预防效果。
对此,本溪市中心医院妇产科主任屈年伟却持否定态度:孩子在出生时虽然具有很强的免疫能力,但并不包括对结核菌的抵抗,卡介苗之所以被称为“出生第一针”,主要原因正在于此。屈年伟说,新生儿对结核菌的抵抗能力很弱,而且疫苗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产生免疫效力,因此越早接种对于预防结核病越有利,否则就要尽可能将新生儿置于封闭、卫生的环境中,以避免其被病菌感染。
辽宁省计生委副主任牟维勇曾预测,今年辽宁省内新生儿的数量将达到35万人,据此计算,约有6万人在卡介苗断货的两个多月期间出生,他们在未能及时接种卡介苗的时间段内遭遇着结核病菌的威胁。
本溪市结核病医院的医生说,今年该院里住院治疗的病人明显多于去年,幸运的是,其中还没有新生儿。
不能说的秘密
虽然卡介苗目前已经到货并分发至辽宁省各市,可之前为何断货却仍是一个谜。
辽宁采购网3月27日发布了“辽宁省卫生厅疫苗及一次性注射器采购项目”的中标公告,这其中包括卡介苗采购子项;辽宁省卫生厅疾病控制处的工作人员亦说采购合同已在4月初签署完毕。至于为何卡介苗断货并迟到,该工作人员解释说政府采购在程序上的谨慎操作耽误了一些时间,从1月下旬递交采购申请起,至合同签署历时3个月。
此外,去年辽宁省新生儿数量增加也被认为是导致卡介苗断货的原因之一。上述官员表示,去年疫苗采购合同签署完毕时已经接近6月份,疫苗采购计划包括全年用量,用量主要根据上一年的新生儿数量决定,而2007年的新生儿数量超过前一年很多,以致卡介苗断货。
《辽宁省结核病防治规划(2003-2010年)》中明确要求:“做好全省抗结核药品的需求计划和供应、调剂工作,保证不间断供药。”可即便从今年合同签署的4月初算起,在现代物流条件下,卡介苗也早该供应到位,在过去的这两个月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辽宁省卫生厅规划财务处的工作人员称,疫苗晚到并非在付款环节上出现了什么问题,因为此类项目属货到付款,供应商从未找他们进行过结算;而该厅疾病控制处的上述工作人员表示,合同签署后的事宜要由辽宁省结核病防治所与供货商沟通,疾病控制处的工作只是协助招标。
“我们单位只负责接货,”辽宁省结核病防治所所长王莉说,“对其他事情并不知晓。”有关记者“从采购合同签署后是否及时与供应商进行了沟通”的询问,她坚守沉默,并称若得到辽宁省卫生厅领导的授权,会有答复。
《时代商报》记者随即向辽宁省卫生厅表明采访意图,但截至发稿前,该厅仍未就此问题予以回复。而负责卡介苗供应的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的销售人员,对记者“何时开始对辽宁供货”的追问,也拒绝回答。
在辽宁,卡介苗为何曾断货两月有余,似乎已经成为疫苗供应链条上一个不能说的秘密。
(时代商报记者陈铁对本文亦有贡献)
[新闻名词]卡介苗
卡介苗,是目前惟一获批用于预防儿童结核病的预防接种疫苗,被列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由政府免费向适龄儿童提供受种。卡介苗接种被称为儿童“出生第一针”。研究表明,卡介苗在减少原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粟粒型肺结核等方面效果非凡。
[核心提示]
2008年6月9日,杨剑欢欣鼓舞,“两个月大的儿子终于可以出去呼吸新鲜空气了。”之前,阜新市妇产医院电话通知他第二天带孩子去接种卡介苗。
因为担心孩子感染结核病,在请“满月酒”时,杨剑没有抱出儿子在亲友面前亮相,甚至还因此拒绝了部分亲友到家探访的请求。
至6月3日,卡介苗曾在辽宁省绝大部分地区断货两月有余,期间数以万计的新生儿处于结核病菌的威胁之下,而目前是否有儿童因此感染结核病,尚属未知。
“具体原因,没有省卫生厅的授权,我们无可奉告。”对于卡介苗在辽前一段时期断货的原因,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所(以下简称辽宁省结核病防治所)至今选择对媒体保持沉默。
脆弱的新生儿
2008年4月17日,杨剑初为人父,急剧扩张的幸福感却被一剂卡介苗遏止。
“现在,医院没有卡介苗,我们只能登记,苗一到,就通知你们前来接种。”护士说,卡介苗在全省范围内断货,阜新市妇产医院也不例外。
离开医院后,杨剑试图通过省内其他城市的朋友寻找一剂卡介苗,以帮助儿子预防结核病,可情形却如护士所言;在沈阳工作的朋友虽然回复说当地有卡介苗,但却“都是按照人头来的,按照相关管理规定,此类疫苗不能对外出售”。
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卡介苗仍然没有到货。杨剑还记得去年这个宣传日的主题——“让每个儿童都能按时接种疫苗是各级政府的责任”。
此后,妻子与儿子一起被杨剑隔离在家里。他对儿子的健康太过关注了,每隔三天,他都会向阜新市妇产医院询问卡介苗的信息,尽管护士已经登记了他的电话并承诺卡介苗到货后第一时间通知他。
事实上,杨剑所面临的情况,并非个案,阜新市妇产医院每天至少有20个婴儿降生,他们的父母对卡介苗关注的程度一点儿也不亚于杨剑。
5月27日,杨剑终于失去了耐心,他在网络上发帖质疑卡介苗断货一事,“耽误了新生儿接种疫苗,谁能负得起责任呢?”
在网络上,杨剑并非个案。网民“tczvip”自称来自营口市鲅鱼圈区,“我家的宝宝已经两个多月大了,卡介苗还没打。”她不能理解,作为“出生第一针”的卡介苗怎么可能会断货?
6月3日,在抚顺市中心医院和抚顺市矿务局医院里,有十余位新生儿家长在焦急地等待着卡介苗,其中有一半的孩子出生已经超过了百天。
本溪市中心医院的情形也大抵如此。
而在沈阳,虽然卡介苗没有断货,但情形也不容乐观。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说,除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和沈阳市妇婴医院等个别医院外,该市卡介苗也供应不足,而她也只能建议医疗单位对孩子进行登记,然后等待,别无他法。
迟到的卡介苗
在家长焦急地等待和谴责声中,卡介苗姗姗来迟。
6月3日,来自上海的卡介苗运抵辽宁省结核病防治所;从6月5日开始,疫苗基本被分发至各市医疗机构。
6月5日下午,卡介苗抵达阜新市妇产医院。然而护士却没有遵守约定第一时间电话通知杨剑,“还留在医院里的新生儿要第一时间进行接种,不能再耽误了这些孩子。”而在杨剑之前,还有几百个孩子的家长在焦急地排队等候,只能按顺序电话通知。
6月9日,杨剑得到了护士的电话通知。
卡介苗到达抚顺的时间是6月5日,那些孩子出生在30天以上的家长得到医生通知,要他们带着孩子到抚顺市结核病防治所去接种卡介苗,原因是属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卡介苗没有利润可赚。“很多医院不愿意做只有社会效益的事情。”该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务工作者说。
而抚顺市结核病防治所卡介苗接种中心只在周一和周四两天对外接种疫苗。6月5日是周四,两名医生从上午一直忙到下班,尽管没有休息,但仍有许多孩子没有种上卡介苗,这些孩子只能等到下一个周一或周四,继续前来排队等候。
本溪市中心医院预防传染科的医生说,新生儿出院后再想接种卡介苗要去本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种门诊,医院此时已经不再承担此义务了。6月6日,本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种门诊的四名医生显然很忙碌,“一会儿会有很多孩子前来接种卡介苗,采访的事情你们去找结核病防治科吧。”
国家《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卡介苗接种必须按计划免疫程序进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公示》在程序上则要求新生儿在“出生时”接种卡介苗。
现在,很多家长都在关心着同一个问题,即迟到的卡介苗接种是否会影响到以后的预防效果?辽宁省结核病防治所所长王莉表示,孩子在满一周岁之前接种都可以,不会影响预防效果。
对此,本溪市中心医院妇产科主任屈年伟却持否定态度:孩子在出生时虽然具有很强的免疫能力,但并不包括对结核菌的抵抗,卡介苗之所以被称为“出生第一针”,主要原因正在于此。屈年伟说,新生儿对结核菌的抵抗能力很弱,而且疫苗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产生免疫效力,因此越早接种对于预防结核病越有利,否则就要尽可能将新生儿置于封闭、卫生的环境中,以避免其被病菌感染。
辽宁省计生委副主任牟维勇曾预测,今年辽宁省内新生儿的数量将达到35万人,据此计算,约有6万人在卡介苗断货的两个多月期间出生,他们在未能及时接种卡介苗的时间段内遭遇着结核病菌的威胁。
本溪市结核病医院的医生说,今年该院里住院治疗的病人明显多于去年,幸运的是,其中还没有新生儿。
不能说的秘密
虽然卡介苗目前已经到货并分发至辽宁省各市,可之前为何断货却仍是一个谜。
辽宁采购网3月27日发布了“辽宁省卫生厅疫苗及一次性注射器采购项目”的中标公告,这其中包括卡介苗采购子项;辽宁省卫生厅疾病控制处的工作人员亦说采购合同已在4月初签署完毕。至于为何卡介苗断货并迟到,该工作人员解释说政府采购在程序上的谨慎操作耽误了一些时间,从1月下旬递交采购申请起,至合同签署历时3个月。
此外,去年辽宁省新生儿数量增加也被认为是导致卡介苗断货的原因之一。上述官员表示,去年疫苗采购合同签署完毕时已经接近6月份,疫苗采购计划包括全年用量,用量主要根据上一年的新生儿数量决定,而2007年的新生儿数量超过前一年很多,以致卡介苗断货。
《辽宁省结核病防治规划(2003-2010年)》中明确要求:“做好全省抗结核药品的需求计划和供应、调剂工作,保证不间断供药。”可即便从今年合同签署的4月初算起,在现代物流条件下,卡介苗也早该供应到位,在过去的这两个月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辽宁省卫生厅规划财务处的工作人员称,疫苗晚到并非在付款环节上出现了什么问题,因为此类项目属货到付款,供应商从未找他们进行过结算;而该厅疾病控制处的上述工作人员表示,合同签署后的事宜要由辽宁省结核病防治所与供货商沟通,疾病控制处的工作只是协助招标。
“我们单位只负责接货,”辽宁省结核病防治所所长王莉说,“对其他事情并不知晓。”有关记者“从采购合同签署后是否及时与供应商进行了沟通”的询问,她坚守沉默,并称若得到辽宁省卫生厅领导的授权,会有答复。
《时代商报》记者随即向辽宁省卫生厅表明采访意图,但截至发稿前,该厅仍未就此问题予以回复。而负责卡介苗供应的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的销售人员,对记者“何时开始对辽宁供货”的追问,也拒绝回答。
在辽宁,卡介苗为何曾断货两月有余,似乎已经成为疫苗供应链条上一个不能说的秘密。
(时代商报记者陈铁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