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走势已经把很多问题都表露无疑。上一篇文章里指出,这几天是整固行情,提前备战节后利好。并指出主线在融资融券,T+0试点,央企回购增仓这类板块中。今天的走势受到银行准备金下调影响,券商股,各类央企龙头股几乎都出现了放量站上前日量能的突破,技术上可明确看为底部确认的上攻形态。而事实的意义却远不是靠技术能研判准行情的。
今天的走势有几点已经证实我前期的关于政策猜想的内容。
汇金的入市和证监会调整业绩预告前大股东买入时点,都已经充分证明,各方面为国家资金入市提供宽松条件。或者说给他们入市的时间,就是大盘完成护盘任务的第一目标点位。这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平准基金已经成立,只不过不用太过于认真给平准基金下准确定义。这部分资金主拉的必定是前几大权重股,石油,石化,工行等。而这段时间这几只股的强劲表现已经是表明了国家资金的旗杆效应。
融资融券呼声也越来越高,人民日报曾提出,大盘能否向上,看市场的资金供应。目前融资融券的主目的还是提供资金来源问题,其中也包括希望增持或回购的大非资金来源。今天上交所副总经理也明确表示,T+0会在上证50里试点。这是和融资融券的配套政策,也是我前期预计会在权重股中进行T+0的试点相吻合。这个利好作用,对有资金来源的券商当然是最大的受益者,而市场中中信和未来的招商证券是集团大股东有商业银行背景的券商。他们将是市场最大的受益者。券商板块将持续成为行情的多利好受益的最佳选择。我想上篇文章看过的朋友应该已经意识到这点了。
中石油和央企龙头的标杆作用,已经暴露二次股改的利好提前消化。目前看市场中虽然没有多少人明白为什么大股东和汇金加仓的股数并不大,但能让这么多超级权重股一直强市上行。我前面就提示过,这次的救市必定是组合拳,不是管理层不明白大小非问题是根源,而是简单立马推出的利好先出。而在规则复杂,技术处理需要时间的利好则有一个时间过程。这是一个有步骤的过程。先是国家资金直接救市,接下来是央企开始加仓回购,假如有06年后的新股大非限价减持的配套,则大股东必然提前拉近限价区域。而无配套政策环境下,大股东和国家资金并没有必要去追高吃货。这几天的盘面已经告诉我们,大股东和国家资金并没有一味等低价货,而是在高位极力吃进。显示后期配套政策已经预知。这也是我上篇文章提示踩准央企回购增持的原因。尤其是06年后发行的未股改央企,其股价提升作用会大于已股改的公司。
最后还有几点问题值得投资者节前注意,一是十月份有几大事件,三中全会召开,很多大的政治体制改革内容将促进市场规则加快完善。二是管理层人事调整海外媒体也已经提前透露,会随着领导层的更换带来新的政策变数。三是经济工作会议,这是一次重大的经济政策的转变时期,包括红利税,个税起征点,外汇政策,新的投资拉动方向,价格体系理顺,银根政策动向,产业机构政策调整等等。这些方面不光是股市政策的修正和完善,还有保经济增长的实质内容也将落实。
目前看空的理由来自两大方面,一是美国金融风险节日期间变数很大。二是对市场很多政策预期不明朗。目前美国救市计划已经通过,且中国涉及美元资产在银行破位时国家立刻做出主动救市措施。后期对市场的影响在金融层面基本可以消除,而美国6100亿美元会产生美元流动性泛滥,这将是后期外汇政策所需面对的压力。短期还不会波及股市。二是政策预期实际节前已经透露出很多信号,只是落实的时间问题,加上大股东和国家资金的积极动作,可以暂时消除大盘再次下行的风险。而十月的积极因素远大于消极因素。节前任何一次回落机会都是买入时机。关键在于踩准利好主线,才能把握这轮行情的机会。
等一切政策都明朗之时,大盘点位已经到2600-3000区域。个人建议这段时间千万不要盲目减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