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太空与不可战胜的形式主义


神7成功地返回了,就像前几次一样,真正担心发射失败的人并不多。以我们自己对国人的了解,赶在十一节前的这次太空行动,本身就有为国庆献礼的浓重意味,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谁也不会冒险在这个时间把神7送上太空的。

神7成功了,确实是中国的骄傲,是了不起的成就。

只是,对于我来说,并不特别激动。如果我们客观地评价中国的自然科学基础研究,今天所取得的太空技术上的成就,其实并没有根本改变中国在科技领域的落后状况。另一个原因是不想去欣赏有关人士的格式化表演。在新闻节目里,我们看到了翟志刚,这位第一个在太空出仓的英雄,和温总理通话时,面对全世界在读一篇讲稿,语句出奇的充满诗意和“革命的浪漫主义”情调;当三位航天员落地后,面对记者的程式化问题,每个人的回答都是那样的一致......

我们多么希望这些英雄们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真实感受,让大家与他们共同分享所有中国人的梦想实现那一刻的激情啊! 可是,这种情况没有出现,与其听这几位背诵或朗读事先精心准备和字斟句酌的发言稿,不如事后看看相关报道算了。

这一刻,我们征服了太空,但我们仍然征服不了根深蒂固的表面化和形式化工作作风。很难想象当西方人在看到这些场景时,会怎么想。正如网上的一则搞笑FLASH那样,一个美国人神情严肃地说,神舟7确实很强很牛B,我们的英雄航天员更强更牛B,他们不仅在技术操作上不能出错,在面对麦克风和镜头时也不能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