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旅游营销与策划》连载 20/方超著


之二: 
          碧 水 湾    泉水湾 
                     文/李存修
    在山山水水中游荡展转,我酷爱热恋着的是山山水水,梦魂萦绕的是大地山川。
    旅行,对与热爱它的人来说,是有限生命的另一扇门,另一条路,另一个出口。行走,不管你是用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它都是一种人类生命存在的最高形式。
    还是因为那山那水无法抵御的诱惑,我跟随着一首美妙的歌,又踏上了从化那葱郁的青山,亲吻了流溪河那晶莹的绿水。
    广州人早已认定珠江是自己的母亲河,但是,或许有人并不知道,自己每日每时喝的就是流溪河的水,也就是说,是这清绿澄碧的流溪河水,哺育着羊城几百万人民的血肉之躯。随着时代文明的进步,人们不择手段,延续着自己最宝贵的生命。但最重要的还是要保护好这条流溪河,让她永葆青春,更具生命力。爱护流溪河,就等于延续自己的生命。
    流溪河,这条只有167公里的不长的河流,就诞生在从化市吕田镇内的桂峰山上,从广州汇入珠江,所以,近年我就听到有人称流溪河为小珠江。当她流至良口镇和从化市区之间的时候,另一条妩媚秀丽的鸭洞河从深涧山洞中流出,蜿蜒蹒跚地投入了她的怀抱,两河相汇,形成了一个静影沉碧、映绿溢翠的长长的略呈三角形的水潭。这个水潭的雅名,就叫碧水湾。两水相交之处,又留下了一个深入潭中的半岛,因在碧水湾畔,故名碧水湾半岛。
    青山下是滢滢绿水,绿水旁是巍巍青山。青山是飞鹅岭,绿水是碧水湾。清晨,我滨水而立,就是太阳似出未出的那个时分,一缕一缕的薄雾在碧水湾上方的山腰绕来绕去,让那满山青翠显得更加幽静、神秘和娇嫩。据当地人说,仅仅几十年前,就在这碧水湾旁的飞鹅岭和稍远五指山的深山老林里,常有虎啸猿啼之声传出,时至今日,猛虎猴猿已从四周的林木和丛莽中销声匿迹,只留下了野猪、狐狸、黄金和刺猬等野物了。这恐怕是每一个到碧水湾的“行商坐贾、迁客骚人”惟一的遗憾。
    碧水湾,泉水湾。随着朝阳从五指山的峰峦背后冒出,那起伏的鹅岭全部映入碧水之中,轮廓清清楚楚,线条曲曲弯弯,在水下构成了另一个世界,另一番景致。人们常说,头顶上的青天云影中,有着仙迹宫阙,其实,那是虚无缥缈的幻想,但是,这眼前碧水湾的倒影,可以在你的镜头内形成美妙的图像,要你分不清哪是地下,哪为天上,天地之间失去了界限。于晨曦秀色中,我一个人在水边呆呆地出神。
    迷离的游思最后飘落那尖尖的伸入碧水湾的半岛,岛上那古朴的乡韵令人入迷。岛子的最尖端,有两只小舟,静静地并排在水面上,显示着一种乡风野韵,谁有幸跳上去,在温柔的水纹细波中摇动双桨,然后弃船上岸,到靠近鸭洞河一侧的民宅里去坐一坐,一壶新茶,二两薄酒,还有旧木桌上的吕田腊鸭及碧水湾河虾等几样风味小吃,那时,你准会这样想:此间乐,不思归去!要不,明代怎会有人来到湾畔赋诗:“卷却银河水,青山应更清;等闲寻陆羽,来此读《茶经》”。
    傍晚时分,我们果然觅得一条用十几根毛竹穿连并排而成的竹筏,由一当地筏工撑划,逆水进了流溪河。筏左飞鹅岭陡峭高耸,筏右良明半岛杂树丛生,碧水3至5米深,从筏底缓缓流过。山风吹拂,野鸡在林木间卖弄着自己的美丽的长尾,几只白鹭从水面向高处飞去。这时,我有了那种“落霞与孤骛齐飞”的感觉。
    我崇尚自然、山水和生态,因此,从高高的桂峰山坡上陈洞村流溪河源头的那个小水潭,一路踏着它的清波,寻到了五指山与飞鹅岭下的碧水湾,看两条水怎样在这里汇合和彩霞怎样在水面上辉映,让人展开无限的想象。这想象也如一只飞鹅,在山山水水间翩迁。
    从305国道上望过来,青碧色的碧水湾温泉的主楼挡住了视线。当你到达大楼后面流溪河岸边时,才能发现这里是另一番天地。曲径,在绿色的草坪、红色的花坛和高挺的南国奇树之间迂回穿行,七彩大红花、黄金叶、菠萝麻和红铁树等组成了基层美丽的温床,这里正酝酿和产生着更多的魅力。“大王爷”与“国王爷”这两种奇树在温床上尽显独特的风姿。凤尾竹与鱼尾葵是植物王国里一对风姿绰约的姊妹花。高高的海南葡萄与山月槟榔秀出于林,远远就吸引着人们羡慕的目光……这一切都让人留恋,但最吸引我的则是堤下水边那一排正当青春的垂柳,清晨的微风,吹动着轻柔细长的柳枝,抚动着碧水湾晶莹闪亮的涟渏细波,如同抚在游人的心里。清晨时的朝辉,日落时分的晚霞,每日交替地把这片碧水湾,和湾畔的这片花园打扮装点得令人陶醉忘魂。
    因一曲《九月九的酒》而出名和走红的四川青年歌词作家陈树在《碧水湾之歌》中写到:
                   “清清的流溪河,悠悠荡清波
                     带我来到碧水湾  留下一首歌
                     蓝天伴着白云游  碧水绕着青山流
                     最是温泉水温柔  轻轻拉着你的手
                     ……
    由于一种奇异的情致,我自少年就熟背了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知道西安有个杨玉环与唐玄宗同池而浴的华清池。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才陪着外国友人在临潼亲眼目睹了那座又深又旧用鹅卵石砌成的圆形的无水的温泉池。至于是不是原物,当时也并未过问。只有这样一个感觉,实际所见与白氏极力描绘的“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意境大相径庭。而现在的已融入大自然的“天人合一”的温泉新贵们又是乐天大诗人所想象不到的了。
    在碧水湾四周,有着世界上的稀有珍品氡温泉自不必说,还有杨朔所写的能生产荔枝蜜的那无边无尽的郁郁葱葱的荔枝林;水中生长着肉质滑嫩味道鲜美尾部分两叉的叉尾鱼;岸边,那油汪汪黄亮亮的黄蜡石更是当地一宝,无论用于观赏装饰或建筑极易出彩……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个碧水湾,水的灵性,水的智慧,造就了这一方生灵与景物。
    元月7号,也就是腊月初八那天的晚九时,是我们北方人喝腊八粥的日子,我恰好泡在碧水湾的温泉里。当我抬头仰望,发现天上是不多不少半边弯月。轻烟薄雾,朦朦胧胧,月光从凤尾竹、山月槟榔和棕榈树的枝叶间洒下来,与柔软的烟雾揉在了一起,四周模糊了,碧水湾迷离了,大地变成了仙界,一位位长发披肩的游人雾影中来去亦如自九天下凡的仙女。湾四周的群山,水中尖尖的半岛还有近岸的垂柳都在月光里披上了一层流溪河的暧昧与神话,各种想象、憧憬、意念和欲望都会随着朦胧的月光而来。这时,你所享受的不仅是一个被绿色、宁静和温馨所掩饰的诱人的碧水湾温泉,其实,你已经走进了梦乡,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梦游的境界,走进了“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