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最好的杀毒剂是阳光下的政务公开透明


 

政府最好的杀毒剂是阳光下的政务公开透明

李华新

    8月27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第11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作了《2007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报告显示,通过对53个政府部门的审计,查出各类违规违纪资金达569亿元,其中中央部门的问题资金近300亿元,有88人因违规违纪而被逮捕或判刑。 

    继四年前李金华掀起震动一时的“审计风暴”后,新一轮的“审计风暴”再次揭露了问题。如何促进问题的整改,给老百姓一个负责任的“说法”,成为当下热议的话题。(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2008-09-04 )

      中国需要政府运作的通明行为  ,有一个草根不明白的话题,那就是这些国家的部委本来是最需要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政策的,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些权利部门,却是在公开的违纪,而这样的一种行为,加入是不审计的话,那么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或是说, 这样的力度在不断加强,但是有些相关部门的违纪现象却一直无法从根本上制止。

    虽然是这样可以理解为我们的制度化建设还在继续,很多方面需要完善。但我觉得更多的是积极的一面,政府通过公开审计结果,会让我们这些百姓觉得政府值得信赖。可是这样的一些不断违纪的实例,却是在一直提示大众,审计的作用,对于如何制止此类情况的发生的真正作用还是有限的。 

    虽然可以了理解为公共资源是老百姓的钱,政府关注公共资源就是关注老百姓的利益,但是谁来监督这些职能部门,或是这些不负责的花百姓钱的人,应该如何建立一种职业操守,而一旦违纪,就不久只是一个认识问题,而是必须要有相当的担待。

    我们有信心来进行公布,自然是说明了我们的自信和对审计的一种态度,而这也的确是责任政府的一种姿态。但是因为制度建设的相对滞后,因而我们总是被类似的披露而感到积分尴尬的存在。

    从这次的“审计风暴”,我们也可以看到政府对反腐的决心。这样下去,腐败问题终会得以解决,因为我们政府明白,阳光才是最好的杀毒剂。 

    究竟的对于如此审计所涉及到的人和事应该披露到什么程度,或是这样的审计最终的结果,那个真正让政府为大众所信任,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对审计的态度问题,而是直接关乎到阳光政府的形象,而这种形象的打造却是是一个执政党的民生理念紧紧相关的大问题。

  老百姓应该知道其中的无法置放与阳光下的细节,百姓也应该具有这样那个的公民意识来进行监督和了解。

   现在的审计风暴一直在刮,而且是在我们的制度不断建设和完善的过程中这样的风暴是不会停歇的,而我们并非再用什么西方国家对于一个完整的社会体系的建设相对与我们紧紧是30年的时间,我们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是不能慢慢来,还是必须坚持再保证一定力度的情况下,还要尽快完善,而非是一种炒作的心态来为社会的压力所驱使而被动去做。

   把政府行为统统置于阳光之下,使得政府的行为都是可以透明和得到民众了解的,这里不是什么要建和再建的过程的政绩体现,而是真正体现民生意识和民生政府的阳关行为。政府明白,阳光才是最好的杀毒剂,这是一个需要过程才能领悟的道理,而非是需要百姓谅解的感恩意识。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