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奥会让我想起了金晶与泰瑞·福克斯


残奥会真的是少数人的运动会, 公众的关注程度比健康人参与的夏季奥运会少的太多. 媒体上,网络上两周前人人谈奥运的盛景不见了,大家都重新回到了现实的日常生活当中,仿佛残奥会不存在一样. 不信的话, 随便去做个调查, 残疾人有什么比赛项目, 有那些著名的运动员, 多数人估计都回答不上来. 有个更悲哀的现象是,在我们民间, 谁家里有个残疾人, 潜意识里亲属都不大愿意提起, 好象觉得都是件挺丢人的事 

以我为例,要不是几个月前境外传递奥运火炬闹的沸沸扬扬, 我也不知道金晶这个名字. 相信许多人和我一样,以前也没有听说过金晶. 金晶当时坐在轮椅上, 闭着眼睛怀抱火炬的镜头的确打动了很多人. 但我们似乎有集体键忘症和忙着赶"热点新闻"的场子, 热过了, 金晶就被遗忘了,再也没有多少人谈起. 更令人遗憾的是, 巴黎回来后没多久, 金晶的形象便在我们自家人网络的"文攻武卫"中灰飞烟灭,被扣上了"汉奸"的高帽子. 历史在轮回, 网络社会的残酷让我想起了"文革", 给金晶扣帽子的爱国者让我想起了当年誓死捍卫某些东西的"红卫兵"

金晶在国内的遭遇还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人----泰瑞·福克斯. 泰瑞·福克斯是一位加拿大籍的长跑运动员, 18岁的时候,因为患上了骨癌, 被迫截取了右腿. 身受癌症困惑的泰瑞·福克斯,决心为癌症研究和治疗筹集资金, 拖着残疾的身躯,开始了一场异常艰苦的长跑, 打算从东向西横穿加拿大,最后倒在了路途, 实际跑了143天, 长达5300多公里,平均每天完成一个全程的马拉松. 没有人去调查泰瑞·福克斯讲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 大家在意的只是他的长跑举动,公众有的只是感动,感动再感动. 泰瑞·福克斯去世后, 在他经过的许多地方, 都有人为他树起了雕像. 两三年前,加拿大广播公司曾经发起过一个全国性的评选活动: 谁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加拿大人, 泰瑞·福克斯名列第二位,仅次于奠定加拿大福利社会基础的,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社会主义者的道格拉斯. 去世后,加拿大更是把泰瑞·福克斯推向了全世界, 如今在七十几个国家有纪念泰瑞·福克斯的长跑活动, 其中包括中国. 每年的九月,十月, 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都举办类似的纪念活动

对比之下, 我们是不是需要反省什么?  要知道, 泰瑞·福克斯不仅比金晶早, 甚至比被我们后来毁掉和抛弃的另一个残疾典型张海迪历史更早, 泰瑞·福克斯去世于1981年. 快三十年了, 但每年的这个季节, 在加拿大的街头随处可见纪念泰瑞·福克斯的横幅和标语及活动. 不企求假慈悲地关心几句残疾人, 如果我们再不糟蹋他们,就烧高香了. 想想吧, 春节晚会上, 赵本山拿残疾人开涮的小品连年获得观众好评,在听到"拐啦","拐啦",哈哈大笑的笑声里是不是有你,有我? 就会觉得自己的心理有多残疾和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