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首届全国诗歌散文百花奖征评活动”的期盼


            对“首届全国诗歌散文百花奖征评活动”的期盼 
                                         作者:耿丽娜

    奥运会结束后,我到原来居住的地方去办一些事情,顺便到我曾经在此租房的某机关家属院去看看,毕竟来北京后在这里住了几年,心中有一种怀旧的情愫。

    门卫小邢看见我的到来,连忙拿出来一份邮寄资料给我。他说,我原来租房的信箱里有很多的邮件,都是寄给我的,有些信件他看着没有什么价值就给处理掉了,感觉这份资料有点意思,就帮我保留了下来。这是一份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首届全国诗歌散文百花奖征评活动”的邀请函。可能收到的时间已久,信函外边已经没有了信封,不知道是谁给我寄来的。我连忙向门卫道谢,感谢他的细心留意帮我保存了这份珍贵邀请函。

    作为文学界一名无名小卒,收到盖着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中国散文学会、全国诗歌散文百花奖征评活动组委会公章和红头文件“首届全国诗歌散文百花奖征评活动”的邀请函,心中甚是欣喜。这是一份设计印刷精美的邀请函。

    过去经常收到入选什么中国名人、世界名人资料库等等像雪片一样不知其数的邀请函,都是以出钱购奖牌或购书和参会费为主题来取得参赛资格的,我知道全国为此受骗的人不在少数人。今天我虽收到邀请函,欣喜之余又有些担心,害怕此次又是一次商业运作。

    首届文化百花奖参评的征评活动的门坎还挺高,文件中注明不收费。诗歌散文征稿要求:一、1978年至2008年9月30日在出版社出版的诗集、散文集、散文诗集;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上发表过的诗歌、散文、散文诗等均可以参加首届全国诗歌散文百花奖的评选;参评的作品要求突出时代的主旋律,内容积极向上,题材不限。征稿时间截止日期:2008年10月20日。当然还有其它几项参评项目与我想参赛的项目无关,就不在这里一一列举。

    邀请函中写到,本活动由资深的作家、诗人、评论家、编辑家组成。为保证评选的公正性和权威性,评委会名单待奖项揭晓时同时公布。部分获奖作品将改变拍摄电视诗歌散文,并推荐到中央电视台、各地电视台和各大知名的网站。


     此次参评散文征评的条件我似乎合乎标准,虽然我没有出过书,但我有在省级以上发表的作品资格,自我感觉一些散文写的还是不错。可我除了想参加散文大赛,更想参加诗歌大赛,近两年来我一直满怀激情进行诗歌的创作,写了几十首的诗歌作品,全都发到了网上。因为我从来没有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一首诗歌,也没有出过诗集。看来,这次诗歌的征评活动我没戏。

   
      我想,此次能参赛的诗人肯定是省级或国家的一级诗人,因为他们或出过诗集或在省级以上的报刊杂志发表过诗歌作品,头上又有种种头衔和光环,这是我们网络诗人望尘莫及的。我打电话问过“百花奖”的组委会,他们说,此次百花奖征评活动起点门槛较高,网络作品无法参评。

   
     曾在中思网看到过一篇文章,题目是《网络文学是未来文学的主流形态》,作者马俊华先生在文章中写到关于网络文学的现象时说:“网络文学,是随着网络的出现而出现的新形态文学。它一出现,就表现出夺人的气势和力量,浩浩荡荡,不可阻挡。对于文学的成长环境来说,网络环境要远远优于现实环境,因为它宽松、自由、包容,缺少僵化体制的宰制和陈腐观念的束缚,这在中国最为难得可贵,是孕育文学的真正温床和沃土。 网络文学的作者队伍也异常庞大。他们往往带着个人真实而独特的生活经验和生活阅历,自觉写作,视角新奇,视野开阔,反映的社会生活更为真实细腻。网络作者的写作动机,很多也非常纯正,为交流,为娱乐,为排遣……更缺少功利的目的和顾忌,能克服现实中专业作家以及传统文学的狭隘、拘谨、虚伪。”这一段关于网络文学的论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中国散文学会、全国诗歌散文百花奖征评活动组委会,在举办的首届《首届全国诗歌散文百花奖征评活动》中没有给网络文学分一杯羹,让我感到有些遗憾和失意。其实,网络正在给予了中国文学千年不遇的虚拟的自由环境,给了文学发展的契机和勃勃生机,是一种不可忽视进步的力量。网络文学爱好者们代表了文学发展道路上的一种朝气和锐气。

    首届全国诗歌散文百花奖征评活动在邀请函中表述,文学“百花奖”以后将每年举办一次,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学的大发展、大繁荣作出积极的贡献,要把它办成一个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良好的愿望。那么,文学的“百花奖”是否能给网络文学爱好者分出一席之地呢?期盼着。


-------------------------

  注:关于此次首届全国诗歌散文百花奖征评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条款,大家可以到中国影响力传媒网去浏览。官方网站:中国影响力传媒网 www.zgyxlc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