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新人的几点提醒


近几年一直处于年轻人结婚的高峰期,今年尤其集中,由于适逢奥运之年,为了图个喜庆,这几个月来,每到周末,沈阳各个饭店的结婚宴席就呈现人满为患的景象。近来,我的赶场赴宴的差使就不少,除了参加同学朋友儿女的婚礼,主要是公司的年轻人多,结婚庆典理当参加,去了还不算,总是还要被要求作为嘉宾代表在典礼上说上几句。这不,今天上午我就又一次扮演了这样的角色。

事前,主持人还特地关照了一下,告诉我无非是讲上几句客套话。我和他说,这种场合和角色都很熟悉,自然知道该讲些什么。借着典礼上正放的背景音乐——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就从这首“我和你”说起。本届北京奥运会弘扬的是“全人类和谐一家人”的主旋律,每段婚姻其实就是一个“我和你”的故事。两个本来没有丝毫血缘关系的陌生人,由于某种机缘走到了一起,成为了朝夕相处的一家人。婚礼庆典上无疑是热闹、喜庆、快乐的,但这样的时刻却一定是短暂的,在随后开始的家庭生活中,更多的都是平凡的、简单的、琐碎的、甚至是乏味的。由于我和你原有的价值观、社会经历、行为方式的各不相同,因此对生活中的事情往往有着不尽相同的看法。如果一对夫妻、生活中的“我和你”不能相互谦让、主动为对方着想,经常进行换位思考,生活中的矛盾就会层出不穷。这种状况不改变,而是愈演愈烈,彼此白头偕老的愿望很可能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我对新人的第一个祝愿就是,要凡事多替对方着想,这一点要比那些誓言重要得多。

一对新人的结合意味着一个新家庭的诞生,加上各自原有的家庭,三个家庭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一家人。作为新婚夫妇,如何有了新家不忘旧家,娶了媳妇,照样疼爹疼妈,这是个很现实的课题。人都有老的一天,也许父母在经济上可以独立,不需要儿女的赡养,但在情感方面,由于儿女的成家,会产生某些空缺和失落。作为年轻的新婚夫妇,要真正强化自己这方面的责任。在形式上似乎这是为老人考虑,为父母着想,其实也是与自己的未来相关。一个新诞生的家庭,不久后也会添加新的成员,你的一举一动,也是在给你的后代做出榜样嘛。所以我想提醒每一个年轻人,不要误以为保证让父母衣食无忧,就是尽到了儿女的责任了。这还远远不够,在现代社会,理应更多地关注老人的精神情感方面的需求啊。那首“常回家看看”的歌,之所以打动人心、久唱不衰,其道理就在这里。这是我送给新人的第二个希望。

由于婚礼的特定氛围所限,我这个嘉宾致辞固然不能长篇大套、讲起来没完,那就有点不识趣、煞风景了,于是在强调了新人互敬互爱、自觉孝敬父母两个主题之后,我就自觉刹车了。其实我的话还真实没说完,最想表达的意思至少还有一点,不妨写在这里吧。

一个家庭也是社会的一个细胞,要努力使之保持旺盛的活力,真正实现安居乐业,光靠彼此和睦相处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常常说,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道理无论对治理国家、还是过好小家的日子,都是同样适用的。因为,一对新人如果事业不成功,整天无所事事,家庭生活没有稳定的经济基础,这样的日子是不可能过得好的。因此,一对新人的结合,既是一个新家庭生活的开始,也同时是两人各自事业的新起点和加油站。有人曾经习惯地将家庭与事业对立起来,认为凡是顾家的人往往不可能有成功地事业。其实,一个真正对自己的家庭和亲人有强烈责任感的人,他对自己从事的事业一定具有旺盛的激情,因为如果失去了事业的保证,家庭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落个两手空空,一定是必然的结果。

在我们身边经常会看到许多的家庭闹矛盾,其中也的确有一些是因为没有处理好事业与家庭的关系,导致了家庭关系的紧张。我认为,一个健康稳定的家庭,一定要有夫妻双方稳定的事业基础作为保证,新家组成之后,两人应该认真做一个发展规划,在学习、成长、理财、育儿、敬老等各个方面,应该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安排。待小日子过了一段之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整。如果一个小家庭牢牢地把握住了事业发展的方向,又能兼顾到各个生活细节,日子想必会越过越红火啊。

哈,世上事事皆学问啊,你看,一个小小的二人世界刚刚诞生,我就想到了这么多的注意事项。其实,这才哪儿到哪儿啊?过日子本来就是门学问,要不,怎么有人幸福如蜜、有人却度日如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