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收购汇源受到网民及专家的一致声讨,在公关上一向长袖善舞的可口可乐也陷入了情绪焦虑。昨天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为了保证对汇源收购的平稳进行,可口可乐正尽力制造有利于收购的舆论,并且涉嫌压制反对声音。目前,已有反对者迫于压力“收声”。据了解,目前已经有多家企业聚集商讨,准备联名上书商务部反对此次收购,理由是可口可乐和汇源合并之后,将垄断一半以上的渠道,加上可口可乐的财力支持,其他企业基本没有生存空间。(9月8日新华网)
其实不但在我国,便是在其他国家,当国内知名品牌被国外公司收购时,都会有着不小的风波。如2002年上海电气集团和香港晨兴公司联手收购日本秋山印刷机株式会社,来自日方的舆论方面压力很大,日方希望由日本公司或者欧美公司收购,且要求是机械的制造商而不能是投资公司;联想同IBM高达17.5亿美元的交易,则需要获得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批准,有11个联邦部门加入该委员会,包括来自美国司法部和美国国土安全部的官员,委员会中的一些成员甚至担心联想收购案会危及美国国家安全等等。
但无论舆论如何或经历了怎样的阻力,只要收购双方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收购行为又是合乎法律程序和要求,便都会最终收购成功。对汇源的收购,即便你如何不愿意看到,结果恐怕都是一样,那就是汇源会被可口可乐公司顺利收购。至于一些企业的反对及其反对的理由,都是显得有些可笑。商场如战场,“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自己不强大,就能怪别人强大么?
汇源公司的收购与否,外界本无权干涉。汇源公司是一个家族式的企业,董事长朱新礼是其当家人。人家愿意将自己的东西当成“猪”卖掉,和我们有什么关系?不仅是丝毫没有关系,而且一旦介入还有干涉人家“家事”的嫌疑。不要说是卖掉一部分,便是全部卖掉,我们也只能睁眼看着。人家出售自己的财产,那是人家的自由。人家的自由,我们有何权利干涉?
然而舆论的反对,至少让我们看到了一点,便是人们普遍希望更多的自主品牌能够不断强大和走向世界,而不是“养”到一定的时候拱手卖给别人。在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中,我们的自主品牌有多少,我们的企业有多少?除了那些垄断企业外,自主品牌企业几乎是难寻踪迹。国富民强离不开自主品牌企业,自主品牌企业的强大也离不开走出国门。只有走出了国门,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强大和雄厚的实力。就此而言,人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人们抵触的情绪也可以理解。
可是,从商业角度和行为来说,汇源被可口可乐收购是对的,我们却是错的,我们根本无权无理由去干预人家。对于朱新礼个人,他走这一步棋也是正确的。或许,他累了,他同样走不出家族企业“富不过三代”的延续规律。他的这一“华丽转身”,除了留给自己和整个家族一笔巨额财产外,并给企业找了个很好的“婆家”,使之会有更好的发展,这正是朱新礼所需要的。而留给我们的可能是一个沉重的感叹号,可能是一个大大的问号,更有可能是一个民族企业终结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