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旅游营销与策划》连载 02/方超著



温泉的种类
    对于温泉的分类方式有许多种,常见的分类方法有按照化学组成、地质、物理性质、温度,来加以分类。
    依化学组成分类温泉中主要的成份包含氯离子、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依这三种阴离子所占的比例可分为氯化物泉、碳酸氢盐泉、硫酸盐泉。
    除了这三种阴离子之外,也有以其他成分为主的温泉,例如重曹泉(重碳酸钠为主)、重碳酸土类泉、食盐泉(以氯化钠离子为主)、氯化土盐泉、芒硝泉(硫酸钠离子为主)、石膏泉(以硫酸钙为主)、正苦味泉(以硫酸镁为主)、含铁泉(白磺泉)、含铜、铁泉(又称青铜泉) 其中食盐泉也称盐泉,可依含氯化物食盐的多寡,区分为弱食盐泉和强食盐泉。
   不同化学成分温泉的功用:

温泉名 主要成分 使用方法 主要功效
单纯泉 各种成分都有,但含量都不大 浴用 神经痛,风湿,皮肤病,骨折,外伤保养

  饮用 轻度胃炎,利尿功效
炭酸泉 CO2  浴用 高血压,心脏病,更年期障碍,不孕症
  饮用 肠胃病,便秘,利尿功效
重炭酸
土类泉 Ca2+,HCO3- 浴用 过敏性疾病,慢性皮肤病,荨麻疹
  饮用 痛风,尿管结石,膀胱炎,尿糖病,慢性胃肠炎
重曹泉 Na+,HCO3- 浴用 伤口,烧伤等
  饮用 胃肠病,胆囊炎,早期肝硬变等
食盐泉 Na+,Cl- 浴用 神经痛,风湿,寒症,跌打损伤,挫伤,不孕症
  饮用 胃肠病
  吸入 慢性支气管炎,咽喉炎
硫酸盐泉 SO42- 浴用 跌打损伤,烧伤,割伤,慢性湿疹
  饮用 糖尿病,中风,动脉硬化,肥胖症,便秘
铁泉 Fe2+,HCO3- 浴用 风湿,更年期障碍,慢性湿疹,脚气
  饮用 贫血(喷出后立即饮用)
明矾泉  Al3+,SO42- 浴用 慢性皮肤病,手脚多汗症,静脉瘤
酸性泉 H+ 浴用 脚气,疥癣,不孕症
  饮用 低色素性贫血
硫磺泉 S 浴用 心脏病,动脉硬化,白蜡病,风湿,慢性皮肤病,糖尿病
  饮用 解毒作用,便秘,其他


    依地质分类以产生温泉的地质特性,可将温泉分类为火成岩区温泉、变质岩区温泉、沉积岩区温泉。
    依物理性质根据温泉的温度、活动、型态等物理性质,可将温泉分为普通温泉、间歇温泉、沸泉、喷泉、喷气孔(或硫气孔)、热泥泉六类。

    普通泉——是最普通的温泉,泛指所有水温在沸点以下的温泉。间歇泉——蕴藏在地底的温泉透过垂直细长的孔道,在涌出的途中,先做过当的积留,等调整压力后,大约每隔一定的时间会强劲的喷出地表上,发生喷泉现象。最著名的有美国黄石公园、纽西兰的吐鲁瓦、日本宫城系鬼首间歇泉。
    沸泉——指的是沸点温度的泉源,阳明山国家公园、宜兰系、清水地热田河床都有沸泉。喷泉——温泉在准点以上,再加上地质条件,就会构成壮观的喷泉。纽西兰的吐鲁瓦的间歇泉,也是着的喷泉;美国黄石公园更是世界级的喷泉,喷出的高度可达30到50公尺高;世界最出名的是冰岛大喷泉。喷气孔——所喷出蒸气含有相当成分的温泉物质,如硫磺泉最为明显,这些含有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的气体,喷出时与空气结合产生硫磺,也是最过于作[汤花]或[汤华]的素材,就是家用温泉浴的泉汤包,在日本颇爱欢迎。
    热泥泉——含有大量黏土的混浊温泉,不习惯的人以为是在泡泥汤,而此泥泉对健康别具疗效;欧洲人极为流行[泥浴]及结合泥浴的[海疗法],日本也开始跟进。
    依温泉流出地表时与当地地表温度差,可分为低温温泉、中温温泉、高温温泉、沸腾温泉四种。
    依照温泉的所在环境来区分温泉,可以将温泉归类为火山型温泉和非火山型温泉。
   火山型温泉是指当雨水降到地表,向下渗透到地壳深处,受高热、压力作用后,循裂隙上升涌出地表时,温度仍高于人体体温,即形成所谓温泉。其涌出的形态很多,有默默无声缓缓涌出,也有隆隆巨喷而出,还有一些是热水和着泥浆、天然气一起涌出。
   非火山型温泉包括深成岩温泉、变质岩温泉、沉积岩温泉。即通过物理探测、地质分析,推算出因地热产生的含水层深度,从而在有温泉开发可能性的地热地区进行钻探,从深层断裂带打出温泉水。
相对于温泉旅游而言,一般采取的是依据温泉的开发形式进行分类,分为自然溢出的自涌泉和人工钻探的人工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