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10月以来,中国股市飞流直下三千尺,从6124点直降至1600余点,个股更惨不忍睹,多数个股跌破998点股价,远甚于美国金融危机的股市。中国股市的走熊,主要原因是自身存在三大硬伤。
一、中国股市的第一大硬伤------定位于为企业解困。
不管中国股市运行如何,发行融资是必须的。从市盈率40余倍发行到市盈率20几倍发行,只要能发行,总归要发行。股市好,高市盈率发行,股市运行不好,降低市盈率也要发行,全然不顾市场的承受能力,完全违背了市场供求规律,造成了股票供大于求,拉低的股价。股民希望好的蓝筹公司上市,实行价值投资,推动股价上扬。可中国股市有一怪,上市前,是李嘉诚的 “儿子”,业绩良好,一上市,马上翻脸不认人,成了我的“儿子”,当年亏损,有的连续几年亏损。解释只有一个,中国股市就是为企业改制服务的。
二、中国股市的第二大硬伤------中国股市绝大多数上市公司是“铁公鸡”。
中国股市没有做空机制,只有做多,才能赚钱。中国的股市是资金推动型的市场,一旦缺乏资金,股价只有下跌的份。而中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是“铁公鸡”,年底一毛不拔,有的公司多年也一毛不拔,投资其股票,只有等其股价上涨。依靠投资分红高于银行利息,是找错了投资地方,是妄想。
三、中国股市的第三大硬伤------是“大小非”这个堰塞湖。
股权分置是中国股市的一大特色。2005年起,中国实施了股权分置改革,自此,中国股市进入了全流通时代。相继一大批“大小非”涌向市场,对股市构成直接压力。然而,老“大小非”尚未解决,新的更大的“大小非”却流向了市场。
全流通时代,发行应该实行全流通,可中国却仍实行似股权分置时代的发行机制,又制造了更多更大的“大小非”。本寄希望于亚洲最赚钱公司中国石油的上市带领股市上扬,未成想,中国石油的上市却带来的股灾,害了一批相信亚洲最赚钱公司中国石油的股民。中国石油总股本1830亿股,除去在香港上市的210亿股,A股有1620亿股,若全流通发行,全国人民每人可买100余股,股价一定很便宜,从其投资价值出发,一波上涨是必然,从而带动中国股市的上扬。可我们的管理层,却首次发行40亿股,使其成了稀缺资源,上市发行定价16.7元,当日开盘价48.60元,而当时中国石油在的香港的股价只10来元,还不考虑汇率因素。随着“大小非”的解禁,股票越来越多,股价也就越来越便宜。中国石油也从上市的48.60元下跌至最低的9.75元,投资中国石油的股民可怜啊,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解套。
“大小非”原始持股成本1元左右,经过不断分红,几无成本,他们只要能变现,在任何价位减持,都是赚的。每次新股发行制造大量亿万元富翁就是最好例证。
“大小非”这个堰塞湖不解决,中国股市行情永远走不远。每次反弹,都是大小非减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