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官大于法——从财政部官员公开讲话看开去


       昨天财经新闻头条:财政部官员:09年已无减税空间 减税是馊主意。期间从部长到主事官员,无不一言以蔽之:不能减少税收了。再减税收,财政就转不动了。根据财政的统计数字: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为65720亿元,比上年实际财政收入增加8%,其中中央财政收入初步预计将增长10%。

       在此,我并不是想说该不该减少税收,而是要说怎么样调整税收的问题。众所周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明确规定: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因此是否进行减税,是要按法律规定进行。法律和政策,是国家管理的两个方面,二者相比,政策是具有灵活性和短期性的行为;而法律则是稳定性和长期性的规定。政策是在法律还没涉及或是倘未明确的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的一项行为。但从财政部上至部长大人到几位公开抛头露面的官员,大叫不能再出台减税政策了。请问:既然有了法律的规定,为什么不依法办事而是去搞什么人为的政策呢?难道这个政策还是高高约束或是管理着法律吗?都讲依法治国,没讲依靠政策治国的。视法律于不顾,而依仗权势一意孤行,头脑里还有点法律意识吗?是不是实行减税,应该是全国人大会议表决来决定,不是你财政部一家说了算的!

        财政的作用是管财理财,要做好这件事,首先就是要管好全国人民这个家当是否把钱用在正地方了!在这里我想说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全国吃财政饭的人太多了!无论是绝对数还是相对数,中国目前的状况可堪称既是历史最高又是世界第一。就其每年的开支状况,无论是人均还是总量,在世界上也是绝对领先的。请问:这个问题你们财政部又当做如何解释呢?正是在你们的肆意纵容下,使得上至中央,下到乡镇,甚至是村,请问有几家政府官邸不是在当地甚至是在全球范围内最奢侈的呢?这个事实在网上被暴料的还少吗?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某镇的华侨事务办公室,共计人员八人(是不是非要用八个人后面再说),竟占据了4500平方米的办公楼,每层1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只有2人办公,还有一个五层,是做会议室。好大的气派啊!更有什么地区标志性建筑以及什么白宫啊、白金汉宫啊、爱丽舍宫啊,等等等等。都是赶超世界第一的水平。可就在这些豪华的办公场所旁边,竟是存在着与之成鲜明对照的危旧房屋,而且还是当地的小学校。我就真不明白,你们在这里坐着,看到窗外的孩子上学的情景,就那么心安理得?就没有一点内疚和惭愧?这些财政部的老爷都不知道?再说吃,一个普通的市政府(在国内也就是个中等规模的城市),半年在工作日期间的午饭没有喝酒,就节约支出几千万。就算这个市政府有一万人,平均在22×26=572天的午饭时间内,没有喝酒竟节约了8000万元。每天每人就是14元。(注意:这里还不包括晚饭和节假日的时间)这个市政府还绝对不是全国在此方面最夸张的!至于什么公款出国游啊、庞大的公车群啊,更是世界绝对第一的支出水平,每年的支出都是要用天文数字来表达。(我这不是污蔑吧!)你们财政部大员们怎么不采取点强力措施来压低这些开支呢?这个工作不正是你们的正当业务管理范围吗?早在延安时节,党外人士向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精兵简政的建议,被采纳而运用了。现在当今的政府呢?考虑过精兵简政吗?一个小城市,什么副市长,甚至什么副秘书长,弄他几十个人,有必要或是真有那么多事务要办吗?江苏某镇,镇长加书记,连正带副竟有32位之多,难道不需要精简吗?这些年,年年喊精简,而人员天天在膨胀,如此庞大的机构怎么能不令财政吃紧呢?或许你们会说,我们是管钱而不是管人员编制,这个我们管不了!但是你们真要下点决心,花点力气,从一般性行政开支着手,不是也能使得精兵简政落到实处吗!别总是含糊其词的讲,办事没魄力,还能解决问题?大概是自己一屁股屎,焉能说他人屁股臭?不说别的,就是你们的正经业务——持美国的各类债券一事来说,全世界都在减持的日子里,惟独中国还在增持?难道这个不是拿国家财富去拱手相送美国佬吗?你们就是这样进行国家理财吗?还是背后有着不可告人的其他东西?

        综上简述,你们这样的部门到底是个什么衙门?是真心为国家、为人民谋利益还是其他什么,我以为就是用句成语来做注脚比较合适:司马召之心——路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