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票难求”并不等于都是“运输紧张”?
文/汪华斌
近年来春运成了我们中国人的心病,因为每年春运期间就如同打仗;出行者不仅满身伤痛与愤慨,而且出行路上的钱财如流水;一次春运下来能使自己一年的节约付诸东流。其实说我们社会的春运紧张,实际还只是铁路的运输紧张;因为我国春运的主角依然还是铁路,所以铁路运输成了多数中国人常年的心病;对它是又恨又怕,而且还不能离开它。
是啊!对于我国数以亿计外出求生的游子,每年都需要乘火车往返而回家过年;结果每年总是那么几个标准步骤,抢票、挤车、挨宰是最基本的过程。虽然我们都把回家过年当成春节的一个象征,但却总因为运输的问题而和焦虑与无奈连在一起了;所以过春节也不是那么快乐。一票难求、超载隐患、票价上浮和恶劣的服务态度,使春运成为老百姓对政府最大的不满。然而可惜的是,我们这老百姓的不满年年如此;却没有任何改进的迹象。相反倒是铁路部门的效益年年增加,春运成为他们经济快速增长的途径。用老百姓的辛酸来换取部分人员的效益,不知我们的政府作何感想。难道我们的春运就要永远地紧张下去吗,难道老百姓只能是春运的牺牲品吗。
据铁道部网站消息,1月1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有关春运火车“买票难”问题的信息上作出重要批示;‘今年春运供求矛盾十分严峻,铁道部要开动脑筋;研究采取若干便民、利民措施,并公布于众;以化解矛盾,确保春运任务顺利完成’。周永康同志也在有关春运火车“买票难”问题的信息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解决“买票难”问题。现在全国上下都把铁路运输紧张作为问题的瓶颈,却不知很多“一票难求”并不是运输紧张的原因;因为我们现在有很多能满足需求的火车,只是因为被票贩子倒紧张的;倒票,这就是我们社会诞生的新问题;现在我们全国各地存在不少倒票专业队,春运是他们发财的季节。
以我们武汉市为例,全市有800多个火车票销售点;而武汉市始发列车也就只有1000多张票,于是发票时就变成全体抢票。也就是说,不管我这个点有没有人要票;我都要先把票抢到手,然后再倒卖;这就是现在的与时俱进的现代化。结果有需要的人没有票,而倒票的人手中有很多票;为什么火车票倒的人特别多,就因为利润空间太大。在春运期间,有的线路的加价比票面还高;所以才会出现火车站也有站票的专业队。如此说来,需要票的人还能在哪里去找票;所以只能从票贩子手中高价拿票。正因为如此,每年春运都有一批人发财;只是苦了那些想回家而没有票的人。为什么会“一票难求”呢,因为并不是每个需要票的人都有机会与票贩子接触;结果想票的人没有票,而有票的人却是到处钓鱼倒票;这就是有很多并不紧张的火车票也“一票难求”的原因。
改革开放后我们的就业格局打破了,从居住地就业变成了流动就业;结果因为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带来我国就业人员的大规模迁徙与流动。在就业过程中,春运成为中国人的瓶颈;平常就业人口流动不大,可春节是中国人唯一的团聚节日呀。再加上我们现在是垮省等远距离就业,所以铁路运输一直是中国人春运的瓶颈。别看我们政府每年对铁路的巨额投入,可实际从来就没有解决过老百姓的春运矛盾;年年春运总是紧张,一到春运就到处是春运紧张的现状;却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公开宣布,“我这里春运解决了紧张问题”。就连铁路发言人也说‘春运紧张’,“中国的铁路运输问题不是三五年就能解决的,所以春运紧张的状况还将继续下去”。
每年春运,乘坐紧张线路的火车基本是一票难求。没有买到票又要回家的,只好通过各种关系找到车长或熟人;而最终花了卧铺的价钱,坐在卧铺车厢的边座上成为一种享受。由于铁路以保证自己的安全为首要目标,所以很多无法买到票而乘不上火车的人;只能另外谋求回家的办法,结果还是多数人遗憾地而未能如愿。铁路春运紧张与买票难,的确是供需矛盾造成的。
春运难题没有人研究,反而很多人欢迎此种局面;紧张就能票价上涨,这是我们引进市场经济的主要口头禅;结果老百姓的出行成本上升,而出行质量却下降。如果在运能紧张的情况下,进行真正的需要流动人口实名统计;使每个人直达到自己的位置,因而这票也就可以用身份证登记了。如果我们的火车票也用飞机票的模式销售的话,我们还会“一票难求”吗;最起码是没有了倒票问题,这难道不是惠民的措施吗。为什么我们铁路部门不愿意改进,而是用扩散销售网点的形式进行火车票销售,就是因为这里面存在着巨大的利润留成空间;所以他们不愿意放弃利益,我们老百姓就只能年年“一票难求”;即使是运输能力改善,我们社会依然还会继续是“一票难求”;这就是我们社会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