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即爱国”:乌托邦碰上了“异托邦”



  “买房即爱国”:乌托邦碰上了“异托邦”

“买房就是爱国”如今都快成了一句流行语,继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赵晓之后,安徽省合肥市规划局局长王爱华又捡来此语在当地某电视台上用于推销楼盘。真不明白这些人是按什么逻辑说话的,“买房就是爱国”,那么卖房是不是就等于“卖国”了呢?

爱国当然是“国人”的责任所在。可是“国人”却不是现实中的人啊,就像“爱国者”一样,不论男女老少、贫富贵贱都可以是“国人”或“爱国者”,因为就像歌里唱的那样,“我们都是中国人”嘛。

“国人”、“中国人”、“爱国者”,还有什么“革命者”、“无产阶级”等等,这类概念非常有用,它具有一种几乎无限的连续性,能给每一个具体的个人提供某种政治想象的空间,个人可以借助这类概念把自己想象成某个巨大团体的一分子,作为这一团体的成员而行动,从而可以在精神上超越窘困现实的压抑和限制。无论你健康或是残疾,也不管你是贫穷还是富裕,都不会妨碍你“平等”地成为一个“国人”或“爱国者”;你可以是一个“爱国的穷人”或“一无所有的爱国者”,也可以是一个“身残志坚的中国人”。每一个现实的个体,都可以凭借这些概念在奥运会上望着徐徐升起的国旗而热泪盈眶。

然而,现实并不是一个平等的乌托邦。在现实生活中,你不可能凭借想象而成为一个“有钱人”或“贵族”。现实非常残酷,所有人都被按照人口统计原则来进行划分:是男人或不是男人,是“人均收入低于上年度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的困难户”或不是,是本科毕业或不是……,这里没有什么“平等”,现实是用各种各样的统计标准把人非常科学地区分开来的“异托邦”,这些复杂的划分标准又是各种更为复杂的所谓“社会政策”得以落实的 客观依据。所以,不可能有“贫穷的富人”或“无房的房主”或“没钱的有钱人”。你可以让国人想象自己是与别人“平等”的中国人而成为“爱国者”;但你怎么可能让一个没钱买房的人想象他成为“有钱买房的人”呢?

无论多么伟大的想象,依然还是乌托邦;要在现实中买房,没有真金白银还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