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远博士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会计学教授。在之前,他是法国HEC管理学院会计与管理控制系终身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杂数据分析研究中心学术副主任,欧洲会计学会、法国会计学会及美国会计学会成员。
丁远教授于法国波尔多第四大学企业管理学院获得会计学博士学位,法国Poitiers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学位。他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无形资产,国际会计协调,盈余管理,分析师预测,公司治理问题和中国会计改革。
丁远教授在欧洲和中国讲授管理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和博士课程,此外,他还参与中国和欧洲一些公司特设课程和高层经理培训公开课程的咨询、策划和授课工作。是2005年中国首届首席财务官公开课程的共同发起人之一,并参与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与哈佛商学院、沃顿商学院、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纽约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IESE商学院和巴黎高等商学院共同举办的高层经理培训课程。
丁博士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05年度教学优秀奖” 和“2007年度教学优秀奖”。2008年,他被EMBA2006级学生选为中欧最受欢迎教授奖的其中之一。
丁教授经常为许多跨国企业和中国企业提供包括财务沟通,公司治理,成本控制体系设计,投资,兼并与收购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他同时也在中国的多家上市公司和金融投资公司担任董事会。
声明:本语录是2008年12月11日-14日中欧EMBA086班丁远教授语录记录组成员根据丁远教授的精彩授课记录整理而成,未经丁教授审阅,不排除存在记录错误的可能,仅供参考。
一、对财务会计的感受和理解
1、听听大家对财务会计的感受:严谨、仔细、保守、做假账、虚假、信息操纵。我给大家的答案是:财务会计很性感。
2、这门课程主要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来学习会计学,这也是我这门课程成功的原因。因为我们的学员主要是两类:(1)对会计一窍不通,不懂借贷关系,很多人都说,我们是来学EMBA的,不是学会计的,以后我也不做会计;(2)老会计,几乎也不用向我学习做账。所以,我们主要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来解读会计学。(really good)。
3.很多中欧EMBA学生犯了“星期二综合症”,即周一在中欧学习结束,周二回到公司就抓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过来安排任务。我们财务会计课程结束之后,相信会有很多同学回去找CFO算账。
4、财务会计不创造价值,但能把企业创造的价值反映到不同的会计期间;在披露的时点上,能够将所有的财富在参与者之间进行一次再分配。
5、从某个角度看,财务会计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是强势集团掠夺弱势集团的工具。
6、中国的会计就象螃蟹,具有专业的外壳,但内部很弱。
7、会计可以分为两个子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财务会计是内部编制、外部使用;管理会计是内部编制、内部使用。
8、财务会计不能将自己置于监督方的地位,而应该放置到服务者的位置上,以财务视角服务的态度来协调和支持相关部门的工作。
9、财务会计上碰到问题通常会有一个标准答案,那就是“不一定”。可这是为什么呢?
10.我最“爱死”会计的是“似是而非”。
11.天下乌鸦一般黑,只有深色与浅色之别。
12.审计师是什么人?他是拿了人家的钱骂人家的人。
13.财务会计如同魔术裤,它能改变局部分布,但不能改变整体。
14.会计好似化妆品,会计师是卖化妆品的。
二、专家眼中的财务报表
1.资产负债表如同一张照片,反映的是期初、期末的时点数。
2.企业资产负债表中最没有用的资产是现金,因为它处在现金状态时不能实现增值。
3.拿到一张资产负债表后,首先看到的资产栏内的什么项目?长期资产。长期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大小不同,谁优谁劣?不一定。
4.一个企业资产负债率高,另一个企业资产负债率低,哪个企业优呢?不一定。
5.损益表好似一部电影,展示的是企业经营动态的时期数。
6.现金流量表可以反映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条件下的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表将现金流入流出区分为三类:一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二是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三是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7.折旧本身不会影响现金,但会影响利润,又通过影响利润来影响现金流。
8.流动性好的资产是否风险就小?不一定。例如,流动资产中有价证券(股票等)资产可能会遭受跌价损失。
9.流动资产中绝大部分都是现金是否风险就低呢?不一定。因为库存现金可能被抵押冻结,或有虚假存款可能。如果企业报表内有大量现金仍然向银行借款,那就值得注意了。
10.企业盈余质量。如果利润主要来自“三大非”,盈余质量是很差的:(1)非现金;(2)非主营;(3)非持续性。譬如中国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
三、关于假账(中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透明度问题)
1.对于上市公司年报:(1)会看的人少;(2)会看的人,去看的更少;(3)会看又去看的人,看到关键信息的人少;(4)透明度和信息使用有效性的问题。
2.不同会计期间的分配,财务不会挪走,长期看还是能够看出来的。
3.做一次假账很容易,做一辈子假账就难了。
4.人性假设:做假账的学习费用、咨询费用、违规风险。
5.做假账不可能让企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好公司不愿意做假账的)。
6.会计造假类似运动员的兴奋剂。
7.虚增资产的方法之一是费用资本化,放在长期资产内。
8.会计做假账往往被冠以“会计优化”的美名。况且,很多东西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9.会计造假与分期有关,请大家注意四期:(1)会计周期;(2)经营周期;(3)高管的任期。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谬误:需要搞清楚是哪个时点上的最大化、是哪个股东?(4)股东投资回收期。上述四期的不可调和性,导致了所有的会计问题,操纵信息就会产生财富分配的不同。
10.盈余操作两大类:(1)应计项目为基础的盈余操纵手段;(2)现金为基础的盈余:多做RD/培训/广告,盈余做投资,减利润。
四、以财务视角看投资
1.资产负债表中的项目并非一一对应,所以,有必要分析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的合理性与风险度。同时,也为“会计高手”提供了调整的“空间”。
2.在进行投资前,宁可错杀一千也不能放过现金流量表,我们一定要看看企业的现金流是否足够?如果企业利润很多现金不足,那就得注意了,我们不能光听别人唱“明天会更好”。
3.投资如同婚姻,不要找结婚的理由,而是要找不结婚的理由。如果找不到不结婚的理由,那就结婚吧。
4.投资过程最在意的是“流动性”,想买的时候能买,想卖的时候能卖。什么时候流动性最大:当市场与你分歧最大的时候。(例如巴菲特出售中石油的案例)
5.投资不是比智力,而是讲定律。
6.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资产,也没有绝对的坏资产,关键是性价比。
7.大家不要怕失去投资机会,我们宁可“享受”踏空的“乐趣”,也不可接受套牢的痛苦。
8.丁教授在2007年提出不买基金的六大理由:(1)基金经理素质存疑问;(2)基民短线操作存隐患;(3)买卖都得不到好价钱;(4)净值并不可信;(5)基金同质化严重;(6)被动基金变身主动基金。
9.当金融资产未来的风险不确定时,其资产可能是没有价值的。
10.最“妙”的财务沟通是你披露了信息但投资者并没有了解。
11.有人说,不管什么时候买伟大的企业不会错,其实不一定。
12.任何一次投资都是独立事件。(很多人都喜欢把现在的决策和以前的决策关联起来)
13.蓝筹股=烂臭股?
14.当ROE小于市场利率的时候,就出现了转折点。
15.“伟大的企业什么时候都可以买”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16.同比分析,变动比率最大的未必最重要,关键是看权重。
17.中国公司治理模式的风险:(1)国家主导的治理模式;(2)创业者主导的公司治理模式。这两种方式都有很大的风险,其中创业者主导的情况下,会团结一大堆的 Yesman(不会say no)。基于此,在中国做投资恐怕就要投机,因为你无法影响决策。
18.有时候要承认自己搞不明白,更明智一些。
19.“骨灰堆里的鲜花最鲜艳”,资本市场是中立的,不要用价值判断,是逐利者的游戏。
20.商誉的处理是反应当前强势利益集团的意志。
五、会计与经营问题
1.产品有生命周期,上市公司也有生命周期。第一期,洗澡期。 a)撇清责任;b)让增长可以看见;c)激励机制有帮助;d)roa ,roe 都会提高。第二期,冬眠期。业务正常反弹;第三期,冲回期;第四期,费用资本化期。这个生命周期过程的会计操作真是发人深省。
2.业务做不下去的时候,才考虑用会计手段来处理(如研发资本化的雷诺公司等,呵呵~)
3.企业流动性越强的时候,越是容易出现经营者行为的短期化。
4.会计存在人为操纵可能,所以,什么东西被会计的手模过后可能就变得麻烦了。
5.作为一个成熟的正常的企业,研发费用是经常性的。如果研发费用资本化,虽然改善了当期利润,但会造成后期的麻烦。
6.如果哪个成熟类的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被资本化了,那么,投资者应赶紧逃离,避免该企业经营情况恶化。
7.存货多的坏处:(1)占用资金,不能变现;(2)减值;(3)管理费用增加(仓储费等);(4)财务费用(利息等)。企业存货是期末调账的会计处理学问最大的地方。
六、人口老龄化问题
1.人口老龄化的决定因素:(1)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妇女对小孩的厌恶程度的提高;(2)家庭保障制度的社会化(养儿防老的社会化)。
2.发达国际的老龄化经过了缓慢的过程,呈倒梯形的人口曲线。50-70年,人均年收入达到15,000-25,000美元的时候开始老化。
3.中国人口趋向负增长。中国在2000年普查的生育率是1.22,中国计生委修正为1.8。中国的人口在20年之后就是负增长,对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可怕的。
4.中国“中”型人口曲线,16年后达到老龄化社会(人均年收入3000-5000美元)。结论:中国是唯一一个未达到发达水平就老掉的大国。
5.人口的消费是整个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七、中国!伟大的中国!
1.我们这一代人处于中国经济的繁荣期,是幸运的一代,应该珍惜这美好时光。
2.中国经济具有长期好转趋势。理由:(1)足够大的经济体;(2)未来预期实质成长;(3)货币无贬值可能;(4)有持续可以创造价值的资产。
4.在2008年的中国,花钱最多的是投资,花钱最少的是消费。
5.逆向思维很重要,现在都在说要过冬的时候,就要想到未来可能的再次扩张。
6.中国在国际金融危机后释放的流动性很大,将来会变得可怕。我们不用得意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小,我们的风险监控水平与美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本领还没有学会,师傅就死掉了,我们这样发展下去,有可能会走火入魔。
7.本次救助金融危机释放的流动性比美国911之后格林斯潘释放的流动性更可怕,是下一个大泡泡的起点。下一个泡沫破灭后由中国经济引起的大萧条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萧条,并且恢复的时间也非常不确定。下一次我们会和世界经济结合的更紧密。
8.在国家主导和创业者主导的治理模式中,会发生韩国、日本类似的海外收购、货币上涨及烂资产的模式,好似烂舢板焊接成航空母舰。
此篇文章感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丁远教授,及EMBA08级可爱智慧的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