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靠网络监督难以真正实现“草根”的政治民主


  在写此文前,我感觉应该感谢互联网络,网络的确是个好东西,它应该是这个世界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了。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起来,同时,它还对这个社会的阴暗面起到一定的网络监督作用,中新网今天就有一篇题为《·“草根”网络监督威力初显》的报道,文中称:草根参与监督体现社会民主进步。笔者也并不否认这种网络监督的每一小步都是胜利,也体现社会民主的某种进步,但笔者觉得,单靠网络监督难以真正实现“草根”的政治民主。

  为什么这样说呢?要说明这个问题,还是先解释一下“草根”及政治民主的涵义。

  “草根”在报道中已作了以下解释:“草根”的说法产生于19世纪美国“寻金热”流行时期。现在引申为“普通人的,民间的,平民的”的意思。草根是非官方的,他们通过网络的监督是非制度性的,是自下而上的监督。伴随着公民意识的蓬勃生长,在介于政府与个人之间的社会公共领域,民间社会已经出现了一支与政府互动进行社会治理的“草根力量”。

  政治民主指在特定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的基础上,保障公民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民主表现为以特定阶级利益为基础,平等实现统治阶级成员政治权利的国家形式。

  由此可见,“草根”也就是普通老百姓中的一部分,他们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对社会上的明暗面进行监督,但他们这种监督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民主进步,离真正意义上的政治民主还很远,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草根”网络监督的大多数是已经被媒体暴光或被举报等方式得以公开的人或事。

  在网络上,有些腐败等问题的确是被“草根”揭发出来的,但那毕竟是少数,象《我无意中捡到的某市公务员出国考察费用清单》,只能说是被“草根”网民“撞大运”撞上的,而周久耕只能说他太张狂、不检点,没有“保护”好自己而已,周久耕式的干部难道没有了么?显然不是。“草根”网络监督的大部分问题,还是那些媒体暴光或被举报等方式才得以公开的人或事。

  其次,“草根” 们无法监督隐藏很深的社会问题,网络监督的力量还十分有限。

  “草根”单靠偶然在地上捡张什么清单,或者通过发现官员抽什么烟、戴什么表,出入什么消费场所来进行监督,显得多么无力而可叹?有一些社会问题,包括一些官员的个人问题,只要不被检举、暴光,他们就想方设法将问题焐着盖着,想尽一切办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拿钱做砝码的有,采取威胁甚至杀人灭口等恶劣手段的也有。2008年山西矿难中,出现真假记者纷纷领“封口费”的丑陋事件,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另外,当网络监督的力量表现出来的时候,会不会产生《
齐鲁晚报:网络监督会不会让腐败隐藏得更深
》这们的窘境呢?!所以“草根”毕竟是老百姓,他们无法真正监督那些隐藏着的社会问题。

  第三,“草根”网络监督毕竟还没有提升到实现“草根”政治民主的高度。

  “草根”参与网络监督,目前来说,真正在做的也只是一部分有一定社会责任的人,“草根力量”还很薄弱,当然,我们不能要求都参与网络监督,这种网络监督基本出于自觉与自愿。另外,很重要的原因是,法律赋予公民监督的民主权力,但这种政治民主在我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在我国,民主监督应该靠不留盲区的、多层次的监督制度来实现,靠政府行政过程的公开透明来支持。

  “草根”网络监督体现社会民主的进步,这是值得肯定的。但“草根”网络监督的局限性还很多,要想让“草根”网络监督得以很好实现,成为大家的美好愿望,那么就得做到政治民主所的定义,让公民权利得到平等实现。只有公民真正实现参与监督国家的权力,那么,“草根”网络监督才不会落空,“草根力量”才能成为一种真正民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