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乐活学 02
结婚的别冲动离婚
“闪婚”或“闪离”是个人心智模式的一种选择,无所谓好坏,但今天碰到世纪性的经济灾难,对我们这个大多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婚姻关系而言,恐怕为数不少会陷入混乱中,一再争吵之后的粗率决定离婚,则是很多离婚案的典型。然而,现在人人经受得起离婚成本吗?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过去整个物欲世界,消解了人与人间的亲和友善关系,总是利害考虑的不信任和淡漠,使得爱情婚姻可以量化为有无房、车、名牌、副卡等。但今天不同于过往的是,在即将呈现抹平式的物质条件下,让人们少了攀比的焦虑和浮躁,大家反而能够静下心来感受彼此。
可是,双方若没有充分的个人修为以及良好的沟通习惯,可能又会凸显了平时不加注意的差异点,例如,谁奉养父母或者如何教养子女等,导致关系更加雪上加霜,此乃由于我们的国民文化教育中,一直没有尊重个体独立与他人生活的实践学习,反倒经常可见命令、苛责式的相互干扰,于是各种冲突、怨忿不断,动辄脱口而出“那就离婚!”并不少见,因此对于颇需要在金融危机中稳定家庭关系的,首先可能面临“大难来时各自飞”的无情考验。
例如,房贷若无法继续缴付,势必在处理之余,得面对共有财产分配的现实;还有男人处于失业或债务冲击中,是否能情绪不失衡地维持亲密关系,也不无困难;再就有些丧失护养的二奶、三奶会不会跳出来“争取权益”,导致婚姻生波也很难说。总之,这些情况会否构成冲动离婚的结果,都在未定之天,全凭个人情商管理啰!
特别是当我们多没有能力梳理清楚婚姻对家庭和孩子的意义时,很容易就在聚焦经济恐慌的同时,让被放大了的不安全感干扰到每一个人,包括预期性的孩子教育费,导致孩子也跟着惶惶不安,此时男人会显得更加挫败,太太即便是小心翼翼,家庭氛围仍不免紧绷、压抑,此刻,确实有赖于夫妻双方相互理解和支持,以共渡难关。
至于若一方冲动离婚不成,闹到必须对簿公堂的,就让法院和律师先赚了诉讼费,岂不增加经济负担?随后的赡养费问题,又让承担的一方必须两头兼顾,平添压力,本是同林鸟的夫妻,何至于弄到经济大萧条时来个两败俱伤?这还没往下说呢!如果彼此决定复婚或再结婚,是否全套重来一次?怎么看都是瞎折腾一场!
其实离婚成本最大的就是精神创伤,有些失婚男女心理都留下一个烙印“我是失败者”,或“我是被抛弃的”,需花很长时间重新建立自信,不成功的,可能从此一蹶不振、自暴自弃了,要不就把创伤波及到下一个婚姻,形成恶性循环。
在承平时期,我一向主张恶质婚姻不必拿“为了孩子”拉拉扯扯地赖在婚姻里,然后认真修为个人。但今天面临经济变数时,许多现实因素影响夫妻互动以及代价增大的话,就有必要审慎地处理离婚这档事情,绝不能率尔从事。
反之,若是双方因此而倍加努力沟通与理解,没有冲动地闹离婚,而是携手走过风雨飘摇,那么甜美的果实自然会累累呈现,浪漫的“一起慢慢变老”也就不是乐活神话了。
◆乐活行动:
1)婚姻中遇到重大冲突,先寻求专业婚姻咨询,得以跳脱个人死胡同,并看到新契机。
2)保持学习的习惯,无论是参加讲座或读书会活动,乃至于主动吸取新知,都能学到如何善处婚姻。
3)刻意投对方所好,如观看球赛,先建立起彼此的情趣链,才能在有效交集后,易于化解矛盾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