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多少个“569亿”


   据12月30日人民网-《人民日报》报道,2008年,全国通过审计查处,促进国家财政增收节支569亿多元(1——11月),追回或归还被挤占挪用的资金267.73亿元(截至10月底)。(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7/8598426.html)此前,我还看到报道,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案14.3万件,结案14.4万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60.9亿元。(http://fanfu.people.com.cn/GB/64379/8588335.html)

  60.9亿元、267.73亿元、569亿多元,这是个什么概念呢?2007年全国年财政收入才51321.78亿元,这就是说,只“增收节支”这块的569亿,就占了一个多百分点。这些资金,对老少边穷地区,是一串怎样的天文数据!而如果没审计,没有纪检机关立案查处,这些巨额资金就可能流失或不被正常使用!这让人不能不感叹一些地方财务漏洞之大、贪污分子行贪之凶之猛之狠,让人不禁要对审计工作和纪检反贪工作的同志们道一声辛苦,说一声谢谢了!可以说,纪检审计,维护了国家和人民的财产,他们在反腐工作中也创造了不小的生产力!

     然而,据我所知,审计反腐工作也使一些人很不高兴,并对此横加指责。就在不久前,继今年上半年海口市规划局多名官员“落马”后,海南省包括海口地方税务局副局长兼稽查局局长王忠在内,海口地税局近20名科、处级干部相继被拘捕,由此也引起海南官场上下震荡。于是有人跳出来了,说什么:“一个地方查处腐败的力度大了,涉及面广了,会影响当地发展。”省委书记卫留成为此十分震怒,斥之为本末倒置、颠倒黑白。(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13795/8565947.html)看起来,人长一张嘴,人话鬼话歪理邪理任由说。比如,穷人子弟上不起学,是因为学校收费太低,医生收红包可以缓解病患家属心理压力,提高上网收费,是为了网民的身体健康,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反腐审计查案,干扰了经济和改革开放吗?且不说,这些工作追回的那一大笔巨额财产,有道是“身正不怕影子歪”,又有言“为人不做亏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门”,审计是对财务运行进行的必要监督,纪检机关接到问题反映,为澄清是非作个调查,这些工作怎么就扰乱了经济工作?至于像海口地方税务局的人“跑的跑,被抓的被抓”,那是因为他们有问题,难道应该留着他们继续作恶?让人争相效仿?当然,经济问题调查或审计,需要有关工作人员作些配合,这就好比一个人发现身体有所不适,需要上医院作个检查什么的一样,其实是“砍柴不误磨刀功”的。如果经济有问题,通过审查予以纠正处理,则不仅不影响工作,而且大大推进工作。如果没有问题,则通过这一审查,还有关人员以清白,不是更能使这些工作人员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工作么?

  审计工作是防止腐败、促进经济正常运转的一种对财务实施的不可或缺的监督手段,贪污腐败总是以侵夺国家钱财为主要内容的,因此,他们的罪恶行径总会在财务会计上有所反映的。一笔钱花在哪里?花得合理不合理,划算不划算,符不符合财务纪律,等等这些,只要认真查究,追根溯源,腐败问题就难免显山露水,作恶多端的“鼠迹”就必然暴露。

  如果说,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棵撑天大树,那么反腐工作则是啄木鸟、杀虫剂,要使这头大树根深、叶茂、花红、果硕,需要培土,需要施肥,也需要啄木鸟,需要杀虫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