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国之最”毛泽东塑像:此举可取吗?


建“中国之最”毛泽东塑像:此举可取吗?

   大公网重庆频道、中新网等媒体报道:重庆大学城,一座高20.6米重46吨的毛泽东不锈钢塑像主体工程在重庆医科大学校园内落成;塑像本身相当于7层楼高,连底座37.4米多高,约12层楼高;光塑像的一只脚面积就达3平方米左右,可容纳6个人坐在上面。据说这是目前我国最高、最大的一座毛泽东塑像。另据报道,该塑像造价约500万人民币。

    为何当今打造这样一座毛泽东塑像?据重庆医科大学宣传部负责人介绍说:“大学校园建设毛主席塑像已是几十年来各大高校的文化传统,毛泽东塑像已成一种红色资源,在教书育人上都能给人鼓舞和信心,能够激起学子们对民族精英的敬仰,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原来是这样。

    但笔者认为,从纪念伟人、开国元勋来说,需要有一定的形式、场馆是无可非议的,但如此使用巨资着力打造“中国第一”是否有必要?这是值得思考的。如此巨资来源何处?国家拨款?不大可能吧?学校自筹?但从何筹来?在中国教育经费还很紧张的情况下,在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大学还需要民间捐赠“圆梦”善款的情况下,投入如此巨资建这样的塑像,如毛泽东在世,他会同意这样做吗?如此做法是否违背了毛泽东本意?如果这500万人民币用于资助贫困大学生,是不是更能强化这些贫困学子努力学习,日后报效祖国的决心和动力?

    笔者为文革过来人。“文革”开始后,随着对毛泽东个人崇拜的升温,在“四人帮”的鼓动下,各地兴起了制做毛主席像章和塑像的高潮,消耗着我国十分紧缺的资源——铝。毛泽东在文革中虽然对个人崇拜欣然领受,但对这种做法也是不大赞成的,当毛泽东看到为造他的像章和塑像用去大量金属资源时,曾在一份文件上批了四个大字:“还我飞机”。还有一件事:1969年初正是文革高潮,国家物资部曾专项拨出5000吨铝给各地造像章和塑像用。周总理知道此事后很生气,批示要物资部设法收回这批铝。这在当时是很难处理的问题。周总理在当年2月的全国计划会议上严肃地说:“让你们收回做像章的铝,为什么还不收回?传播毛泽东思想要讲实效。像章越做越大,毛主席就不赞成。物资部批出的5000吨铝,要立即全部收回来。”周总理这么一说,实际上是直接对各地下了命令,有力地支持了物资部的工作。物资部这才连夜发出通知,不久基本上收回了这些铝。 

    其实毛泽东在文革中也有清醒的时候,他除了说过“还我飞机”,遏制了持续升温的“像章热”,他还曾以抱怨的口气幽默地说:“大家都要睡觉,却让我白天黑夜、风里雨里站岗……”于是举国上搬掉了不少他老人家的塑像……笔者想:重庆医科大的决策者们是不是过于年轻化,以致不知道毛泽东当年对此曾说过的话?如果不是过于年轻,那么是对此淡忘了?

    在当今,建立这样一座“中国之最”的毛泽东塑像,真的就是为了“在教书育人上都能给人鼓舞和信心,能够激起学子们对民族精英的敬仰,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吗?真的就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吗?更重要的是,如果利用校园里现有的建筑设施,设立如“毛泽东纪念馆”这样的纪念场馆就不能达到此目的了?恐怕未必。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在当今是毫不隐讳的说法。那么,重庆医科大此举是否也有“醉翁之意不在酒”之嫌呢?——不好说,不敢说,说不准。反正应当是值得考量的一件事,如果全国各大院校乃至全国各地纷纷效仿起来的话,估计中央恐怕会要宏观“调控”一下的。

-----------------------------------------------------------

    【相关链接】● 难道文革不应该彻底否定吗?      ●  文革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