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在我国是一种最常见最普通的小鸟,它没有燕子那么可爱,也不如喜鹊吉祥,更没有八哥呀呀学语的本领。麻雀的叽叽喳渣之声,尤其遭到睡眠不好的人讨厌。在某些农村地区,因为麻雀喜欢吃食稻谷、黄豆等等——凡属五谷杂粮它都爱吃,每当晾晒稻谷或者豆腐干、红薯干之类的时候,总是叫小孩子守护着,他们的任务就是驱赶麻雀。每到这时,孩子们都是很不情愿的,因为麻雀拴住了他们的手脚。剩下的娱乐,就只好拿起弹弓,捕射麻雀。
话说1955年,新中国成立不久,百业待兴,粮食问题尤其突出。这年年底至次年年初,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亲自组织起草了《农业十七条》和1956至1957年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在此过程中,毛泽东同志将麻雀和老鼠、苍蝇、蚊子一道列为“四害”,决定从1956年起,分别在5年、7年和12年内,基本上消灭老鼠、麻雀等“四害”。这样就在全国范围掀起了一场消灭麻雀的运动。尽管当时包括鸟类学家郑作新在内的许多生物学家都指出麻雀是益鸟,不是害虫,但轰轰烈烈的灭雀运动很快就不可阻挡。
灭雀运动的高潮出现在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中。那时北京大学为了消灭从附近逃至北大未名湖的麻雀,全校师生出动。北大校内锣鼓喧天,人声如潮,人们占领了所有的高处坡顶,摇动树枝,使麻雀没有可以栖身之处和落脚之地,让它们不停地飞,最后活活累死——据说都是心脏破裂!那一年的12月13日,是上海市的全民灭雀日,当天全市捕杀的麻雀就有19万多只。据粗略统计,从1958年3月到11月,全中国消灭的麻雀达到了19亿6千万只。
经此劫难,麻雀数量锐减,而同时在一些地方害虫迅速繁殖,酿成严重的虫害。在上海等大城市,不少行道树的树叶被虫吃光。为此,著名生物学家朱洗、郑作新等人再次提出应为麻雀"平反"。中国科学院党组还向毛主席呈上了反映科学家意见的《关于麻雀益害问题向主席的报告》。这份报告以科学的数据和分析论述了麻雀益大于害,终于说动了毛泽东。不久,他在1960年3月16日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卫生工作的指示》中写道:“再有一事,麻雀不要打了,代之以臭虫,口号是‘除掉老鼠、臭虫、苍蝇、蚊子’。”至此,一场空前的消灭麻雀的运动终于基本结束。
伟大领袖为什么非跟小小的麻雀过不去?这是一个值得寻味的话题。也许因为他的家乡湖南韶山是水稻产区,他们家长期种植水稻,童年的时候他也领受过驱赶麻雀的任务。大概就是在那时,他得到一个难忘的印象:麻雀很能吃粮食!因此,当建国初期,人们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的时候,麻雀吃粮在他看来就不是一个小问题,并进而发动了灭雀运动。也许还有个原因,那就是毛的睡眠不好。他昼伏夜作,大白天睡觉时,常常要警卫驱赶麻雀等鸟儿。这样一来,麻雀在老人家眼里就成了“反对派”,因此必须赶尽杀绝。
幸好老人家不久就接受了科学家的意见,使这场运动得以不久终止,好在麻雀的繁殖能力和生存本领也很强,如果不是这样,恐怕现在麻雀可能就不是一般性保护动物,而属于珍禽稀鸟了。
毛泽东与麻雀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