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麻将大赛”值得赞许
春节期间,江苏《扬州举行千人麻将大赛》,说的是:“从大年初一到初三,扬州市新城西区大型销售、娱乐广场“京华城”举行了一场名为“2009雀圣争霸赛”的大型麻将比赛。活动现场张文宾总监表示,之所以要办麻将比赛,想让人们重新认识“国粹”,提升它的文化内涵,消除留在不少人印象中一些负面的东西。(1月29扬子晚报)
不可否认,这则新闻一出来,便引来众网友的议论,自然是有人赞同有人反对的。笔者在新华网首页的重要位置上,就看到刘效仁对“扬州千人麻将大赛”提出质疑的文章,《麻将比赛能提高“国粹”文化内涵?》一文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9-01/30/content_10733137.htm。
不过,读完这则新闻后,笔者到觉得扬州举行的千人麻将大赛值得赞许。理由有三:
一、有助于国人务实心态的培养。
中国有句俗语:“既想当婊子,又想树牌坊”,其意不言自明,也道出了中国人虚伪的一面。如果把这句话移接到“麻将”上来,更能表达国人在对待“麻将”上的虚伪性。
众所周知,在中国,麻将既是娱乐工具又是赌博工具。而在娱乐与赌博双重功能上,麻将的“功能”更偏重于赌博。所以,从古到今,很多人因为沉迷于麻将赌博,而致使家庭支离破碎,也就是因为此,国人一般认为打麻将就是赌博。为此,中国也曾一度禁止国人打麻将。
直到改革开放后,国家才恢复了国人打麻将的“权利和自由”,当然,这是把麻将定性在娱乐范畴内的。现如今,我们见到的棋牌室、麻将馆,都是以娱乐之名而开的。
问题是,如今随处可见的棋牌室和麻将馆,真的是为了娱乐而开的吗?非也!有些人,表面上说是为了娱乐,而实际上则是在赌博。只要无人向公安局举报,公安是不会去管的。换句话说,用麻将赌博,管理部门是知情的,说白了,管理部门为了部门利益,只好是睁一眼闭一眼,让其存在罢了。允许娱乐里存在赌博,不正是道出了中国人心灵深处的虚伪面吗?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扬州举行千人麻将大赛,对培养国人务实的心态是不无好处的。试想,如果这些麻将高手,平时不赌博,其麻将技艺如何能提高得了?千人麻将大赛,不正是以娱乐之名,行赌博之实的真实写照吗?
二、有助于国人等级的分化
有人常说,玩物丧志。这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的话语,当你在想到中国有十几亿人口后,你就不会认为“玩物”存在的不好了。你也知道,如此众多的中国人,有几个人能当国家领导人?又有多少人是公务员、企业家之类的优秀人才?所以,在中国,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而这些普通人是如何来的呢?难道不正是因为有麻将之类的“玩物”,才让人分化出等级来的吗?如果大家都不去理这些“玩物”,中国的少数人,如何才能盘剥多数人的劳动?就如人们常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话语一样,目的不也是教育大家,从小好好读书,长大才有好职业的吗?可现实呢?就是你书读得最好,最有文化,但还不如你有一个“好爸爸”。只要你有好爸爸,没多少文化照样也有好职业。如此想来,国家允许棋牌室、麻将馆等的存在,其意不就是为了分化人的等级的吗?因为,只有将人分化成几等,人们才能在社会上找到自己应有的角色。
所以,千人麻将大赛成功举办,就让人感到其在国人的等级分化上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三、有助于国粹文化的传播
麻将是一种文化,且不管这种文化是高尚的还是没落的,但这是被国人认可的。因为,麻将起源于中国,原属皇家和王公贵胄的游戏,其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麻将逐步从宫廷流传到民间,到清朝中叶基本定型。也有资料记载,在江苏太仓县曾有皇家的大粮仓,常年囤积稻谷,以供“南粮北调”。粮多自然雀患频生,每年因雀患而损失了不少粮食。管理粮仓的官吏为了奖励捕雀护粮者,便以竹制的筹牌记捕雀数目,凭此发放酬金,这就是太仓的“护粮牌”。这种筹牌上刻著各种符号和数字,既可观赏,又可游戏,也可作兑取奖金的凭证。
事实也证明,麻将作为一种文化其生命力是极强的。因为,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曾禁止过国人打麻将,但是,国人打麻将却禁而不止,在民间依然兴旺。由此也可见,麻将这种文化已深入人心了。既然麻将是一种具有极强生命力的文化,这就说明麻将有其积极的一面,我们就应当去发扬光大它。
所以,千人麻将大赛的成功举办,对国人重新认识麻将,对麻将地位的确认,对麻将文化的传播,都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http://news.sina.com.cn/c/2009-01-29/024017119056.shtml
2009年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