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深化教学改革,必须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掌握其精神实质;坚持“以人为本”; 深化政治教学内容方式改革,提高政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科学备课,减轻中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另外,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应该使自己成为语言大师、幽默大师,成为出色的管理者和组织者。
关键词:教学改革质量
举世瞩目的中共十七大已经胜利闭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是党员教师的首要政治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为我们今后开展中学政治教学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国际竞争关键在于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作为一名政治教师,理所当然深化中学政治教学内容方式改革,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想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深化教学改革,必须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掌握其精神实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中学政治教师,必须做到使自己深刻领会和把握十七大精神。党的十七大报告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我们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大会通过的党章修正案,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成果,体现了党的十七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对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对于深刻领会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对于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中学政治教学改革应坚持“以人为本”
党的十七大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去改。我们从事的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我想这应是新时期进行中学政治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一)在日常政治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容质疑,传统的应试教育在历史上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其主要面向少数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偏重知识传授,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生产劳动教育,忽视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培养;以死记硬背和机械重复训练为方法,妨碍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使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甚至作为唯一标准,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了他们全面素质的提高。可见应试教育违背了教学规律,不符合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今后,我国贯彻十七大精神,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改革,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
(二)在政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人性化”。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因此教师不应该把学生看成是 “容器”,强行灌输,而应把学生看成是主动的、发展着的认识的主体。要打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垄断地位,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一个教师无论学识如何广博,都必须始终站在学生这个主体位置上去想。即使你的表演再精彩,如果学生要是学不到真正的知识,培养不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一节失败的课。
三、深化政治教学内容方式改革,提高政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就目前我国政治教学现状而言,并不乐观。因此,我们在贯彻十七大精神中,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有针对性、生动活泼地进行,避免空洞、抽象和成人化。作为党员教师有责任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深化政治教学改革,提高政治教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首先,要善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深化教学内容改革,使政治教学内容体现时代性。我国大多数省份还使用旧人教版教材,在十余年的时间里尽管有某些内容上的增删,但总体而言,很难与最新时政同步。作为一门时政性较强的社会学科,如不与变化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也很难增强政治学习的兴趣。因此,作为中学政治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必须随时关注国内外时政要闻、关注党和国家最新方针、政策,及时按照中央新的提法更新教材,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其次,实现高中政治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使政治课堂成为生动的政治舞台。当前我们的政治教学之所以不太乐观还与我们的政治教学方式单调、陈旧有关。因此我们必须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师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上下工夫。高中生具有好动、善疑、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注意力不易持久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时一定要生动、形象、具体。鉴于高中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对国家大事非常关心。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般要采用热点时政导入法,或适当穿插一两个历史典故、名人轶事、成语寓言,这样才能增强中学政治学习的趣味性,容易给学生以启迪,同时又能起到开阔视野、拓宽知识的作用,使我们的课显得更生动、形象。
四、科学备课,减轻中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就要求中学政治教师科学研究考纲、高考试题、探索高考规律,依据最新时政热点自主创新习题,为学生提供新颖、具有高考前瞻性习题,为学生创造较多的自由时间,促进自身全面而自由发展。
另外,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应该学习文学、艺术等相关知识,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尽量使自己成为语言大师、幽默大师,成为出色的管理者和组织者。这样才能使我们中学政治教学赋予个性和生机,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总之,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政治教师,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研究、探索教学规律,深化中学政治教学内容方式改革,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广大中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河北省唐山市第十六中学政治组 秦友刚)
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评论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