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的思想


  画家的思想

  晚上到武辉夏画馆拜访画家武辉夏,一边品茗咖啡,一边聊天,听到武老师很多哲理性的思考,特摘录若干精彩语言,与网友分享:

  人的一生只追求两个字:“愉快”,毎愉快一次就是人生的一次胜利;经常愉快,经常胜利;遇到挫折、失败、打击,照样能通过心理调整成一个愉快的感觉,也会得到又一次胜利,这就是成功的人生!

  我们应着眼于人类大文明的终极关怀,从宏观来把握历史的动向,揭示人类社会的真谛,坚持自己的思想自由和独立思考,坚持人格独立和学术本位,从而获得人生的欣慰,做一个巍巍堂堂的学者。

  在全球化的时代,世界经济和人类共同的命运更加互为因果,紧密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时下人们因为只知道盲目地追求经济和技术的最高,更快,更强的发展,而无视“人”本身的存在,致使人格扭曲,人性丧失。代之而起的则是假人假事,假文假言,假冒伪劣,吸毒卖淫,贪污腐化,甚至连神圣的教育和艺术也被拜金主义的喧器之声所吞没。一批有识之士为此希望人们“抑制物欲”、“调整消费”,提出了“人的革命”这一重要课题。马斯洛、弗洛姆和荣格等一大批心理学家也曾体验到“人间火宅”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因而竭力倡导重构“人格”。

  在人欲横流的迷失中,保持人的本色。尊重文脉,传承文化,只有如此,这个民族,这个国家,乃至于世界,才有可能得到可持续的和谐发展。

  走过去,前面又是一个天。过去的,终于在过去,新的世纪又在展开。在孤独中坚守自己心灵的一块净土,不气馁,不失望,依然平静地非常细腻地描绘着内心的观照,构筑着灿烂的追求。所以,画家的每一幅作品,既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又有对真善美的真诚渴求,这才是真诚的画家终生追求。

  进入信息时代后,各个地域文化的差异在迅速碰撞和融汇,以前那种相对封闭的社会空间中的独具特色的文化流派逐渐嬗变,同时,又在“地球村”的各个层面朝趋同化发展,这不是或者可以肯定或者可以否定的现象。然而,在传统思维和现代思维相互冲击的巨大漩流中,在中外文化各种思潮的涌动中,如何寻求传统和现代对话的启承转合方式?如何认识今后文化艺术的走向?又如何通过反思,自省、前瞻,来确认自己的艺术定位,是每一位艺术家必须面对的一系列问题。

  德国物理学家亥姆霍兹曾指出人的创造性思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饱满”,指的是研究者对所关注的问题的充分把握,包括无法再继续的思路。第二个阶段为“酝酿”,指的是研究者会围绕着课题反复不停地思索。第三阶段为“顿悟”。这同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治学三境界似乎相同,如果沿着这种思路走下去,必有大成。

  美妙的风景是为平庸的艺术家准备的,平常的风景往往是伟大的艺术家准备的,例如沙漠中很多人看到是单调乏味的景象,可是大诗人王维却写出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如此恢弘大气的诗句,让人叹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