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叶老师的时侯,是2004年的元旦,从资历上算起来,叶老师1992年开始炒股,属于中国股市第一代股民,叶老师是一家师专的讲师,后来,大约2002年的样子,师专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变成了“学院”,叶老师也从讲师荣升为“教授”。然而叶老师在股市中的投资却是十年不胜,持股市值虽然有所波动,但是总体上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叶老师教的是“金融学”,理论上的投资知识十分丰富。90年代初期,中国高校的教育教学出现了一股“求实风”,很多敢于开拓的教授,在教学中不再满足于理论上的探讨,更愿意投身实践,从实践中总结“理论与实践”更融合的途径。叶老师在教学中,就意识到自身的投资实践经验不足,于是进入股市,真刀实枪的实践投资学。
叶老师说,自从进入股市后,他的课就变得生动起来,在学生们眼中,叶老师就是名幅其实的投资大师了。然而,叶老师自己却非常苦闷,因为,叶老师在股市里基本没有赚过钱,他每年对自己当年度的总结检讨言论超过1万字,叶老师的爱人笑他进入股市就是为了“寻找写检讨书的灵感。”。
叶老师与我交谈时,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乐观,叶老师说“我从来不相信失败会永远陪伴我,我永远相信股市充满希望。”当时的2004年,中国股市正在一轮大熊市之中,股民基本上被跌晕了头,即使不怕跌的,也被绵绵无期的阴跌拖得信心全无。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叶老师每月的工资都变成了股票,他相信“天无绝人之路”,他相信股市一定会涨起来。
叶老师说:如果不相信股市有希望,根本就没有进入股市的必要。
2005年,叶老师的单位建集资房,需要8万元。当时,叶老师几乎绝望了,他所有收入都套在了股市里,而且是“缩水的倒影”,可是,集资房是一个非常好的改善生活条件的机会,走投无路之下,叶老师决定向亲朋好友借钱买房。可是,让叶老师想不到的是:大部分亲朋好友都借口叶老师炒股,不愿借钱给他。叶老师的弟弟更是直言:“哥,只要你写下保证书戒了炒股,我马上借钱给你。否则,免谈。”,那时侯,股市连赌场都不如,股民好像都是亲朋好友中“十恶不赦”的坏人。
最后,还是叶老师爱人的老母亲出面,借到了8万元集资建房款。
转眼到了2006年8月,叶老师的女儿高考失利,差一分上重点本科线,叶老师找到了关系可以就读一家重点本科院校,可是,需要的费用高达12万元,那一晚,叶老师彻夜不眠,叶老师33岁才结婚,35岁才有女儿,视同掌上明珠。
女儿通情达理,不停的劝叶老师:“爸,没关系,我复读算了。”叶老师的爱人也无语,当时,虽然股市产生了一轮反弹,可是,叶老师的股票在2006年基本上没涨,叶老师属于2006年中“只赚指数不赚钱”的人。
叶老师不止一次打开帐户计算,共有16万元,如果给女儿支付上大学费用,只余下4万元。想一想,在股市十四年的煎熬,如果就此放弃,叶老师觉得无法承受。可是,面对爱女的前途,叶老师更是泪水湿襟。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叶老师左右为难。
最后,叶老师与爱人进行了商量,决定为了女儿的前途割肉股票。不料,此时懂事的女儿已经铁了心复读,她对叶老师说:“爸,你要是真的相信股市,就不要割肉。你如果相信女儿,复读后一定能够读上好大学。”
2007年,叶老师的股票终于发力,这只大蓝筹从5元多一直涨到20多元,叶老师将股票卖掉了,总市值到了76万元,时值5月,叶老师担心女儿复读后高考成绩不理想,资金就放在账上,这一次,叶老师非常幸运的躲过了530的大跌,6月中旬,叶老师半仓买入了一只绩优蓝筹,成本价格32元,同年8月,女儿确认了能够被复旦大学录取,叶老师加仓到了满仓,这只股票后来涨到了98元,叶老师在90元出掉了股票,账上总资金创历史的达到了166万元。
叶老师为女儿存了30万元的教育基金,为自己和爱人存了100万元的退休基金,余下的36万元继续放在股市,到2008年11月底,36万元的股票缩水到了9万元。叶老师的爱人说:“老叶,看来股市又要轮回了。”叶老师哈哈一笑道:“说得对,股市始终有希望,跌过了,就该涨了,我们的退休基金看来又会增加了。”
股市就是这样,涨涨落落之中,逼着股民改变初衷的理由,往往是生活中的其它事项。可是,股市却始终充满希望,在经历了不曾想过的痛苦之后,股市始终会还给你开心与幸福。相信股市,相信未来,相信一切始终有希望,一切痛苦就会过去,一切就会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