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年报热点栏目《关注》记者侯春宇,近日就大家普遍关注而市场交易量又持续放大的“山寨商品”现象,采访了济南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俞宪忠教授(博士),俞宪忠教授就此发表了个人看法:
侯春宇:您认为山寨商品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俞宪忠:“山寨”商品之所以能够大量地出现在市场上,主要的原因在于:第一,在需求面上其性价比能够比其他商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偏好,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实惠和效用。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规律就是那里有需求,哪里就会有供给,从而形成供求交易的市场关系,与购买毒品不同,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具有合法性;第二,在供给面上是一种不规范的交易现象,转型时期的中国市场,非常缺乏法律规范方面的交易规则安排,存在很多的制度漏洞或缺陷,导致很多厂商的供给行为有着明显的侵权特征;第三,在制度面上中国存在着显著的行业垄断,相同效用的非“山寨”商品存在着显著的垄断暴利,行业进入困难,融资障碍较多,合法的创业机会有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逼良为娼”现象;第四,在技术上具有可操作性,汹涌澎湃的科技创新浪潮,为“山寨”商品提供了仿制“创新”的获利平台等。总的说来,任何可以观察的市场现象,其背后总是一定具有某种合理的东西支撑其存在,人们不是能做什么就做什么,做事情总具有一定的原因存在。
侯春宇:很多人不但不排斥山寨生活,甚至还出现了“山寨明星”、“山寨广告”等,您怎样来看待这种现象?
俞宪忠:市场经济都是由需求拉动,之所以很多人不但不排斥山寨生活,甚至还出现了“山寨明星”、“山寨广告”等,就是因为“山寨”商品与非“山寨”商品相比,其性价比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要,消费者主权既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源泉,也是最为基本的市场制度需要,消费者在市场上,如果不是用货币投票,就是用脚投票,“山寨”商品流行就是一种典型的用货币投票现象。这就是人们并不排斥 “山寨生活”,并对此津津乐道,甚至还出现了“山寨明星”、“山寨广告”等独特市场景观的一个主要原因。
侯春宇:山寨商品给当代青年人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俞宪忠:任何时代的青年人,都是追逐时尚和新潮生活的人群,也是最具有模仿和创新能力的群体,这种“山寨”经济现象能够较为廉价地满足青年一代的需求偏好,加之绝大多数青年人的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有限,较为靠近人生收入曲线的原点,用较少的钱就可以过上酷似最为现代的生活,正中他们的下怀,因而也是他们的理性选择,他们绝对没有错,其结果就是使青年人过上了较为时尚、新潮、刺激和浪漫的生活,其主导影响应当是正面的。
侯春宇:那是否会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呢?
俞宪忠:市场经济的发展秩序是一个演化渐进的长期变迁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正在由计划时代向市场时代转型的当代中国经济体系,就更是如此,转型期间出现若干侵权之类的市场不规范现象,也属于正常现象,不值得大惊小怪。英国在1624年就出台了专利法,美国在19世纪后期也出台了专利法,而中国的专利法只是出台于20世纪末,从历史眼光来看,就像是昨天晚上或者今天早晨才刚刚发生的事情。法律安排本身有一个改进完善过程,人们的行为也需要有一个调适期,只要中国能够坚定不移地遵循着改革开放的市场化发展取向,不出现制度创新安排的停滞徘徊甚至逆向回归,市场秩序就会逐渐规范起来,只有出现问题才有可能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发展,要用发展的方法解决现存和新出现的市场秩序问题。该文原载《山东青年报》2008.11.11第3版《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