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庄毅佳
“招财铃”是北京移动近期推出的一项新业务,北京移动彩铃用户都可通过移动网站或拨打12530下载设置,每首“招财铃”付费0.5元,在被叫时为其主叫方提供一段广告音乐歌曲来替代普通回铃音,电话每被拨叫1次,就能获得0.03元/有效播放次数的话费返还。同时限定,同一天同一主叫号码的呼叫最多被计算2次有效播放,每月最高返还移动话费金额为人民币10元。自从“招财铃”推出以来,市场反应良好,咨询此业务的电话很多。
笔者其实早在2006年就曾经就这种电话手机彩铃的赢利模式与Google adsense做过对比,得出“招财铃”这种业务这是一种很好的模式。笔者认为,“招财铃”是十分创新性的业务,它的意义绝对不仅仅是一个月给运营商带来的那么点增值收入而已,我想它可以说是掀起了电信运营商的头脑风暴:
一、逆向思维创造价值
这些年,VOIP虽然为得到的政策的支持,但是已经足够让运营商胆战心惊了,纷纷提出转型。而转型究竟怎么转?仅仅通过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笔者认为是不够的,“招财铃”提出了转型应当是赢利模式思维的一个彻底颠覆,一种后向营销的逆向思维。其实我们可以不是只能通过自己的网络来服务于用网络的人,这些使用者反过来也能为我们创造价值。
二、充分挖掘庞大客户资源的价值
如何让使用者为我们创造价值?为什么央视黄金时段几秒种的广告可以卖到几千万元的高价,而很多地方台连千分之一都做不到?其实运营商并没有很好的理解自己的客户资源的价值,以电信运营商覆盖全国庞大的客户资源,是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笔者经常提到的一个观点,拥有客户资源的组织就是一种媒体。按照这一观点,电信运营商也是一家与央视平起平坐的媒体,他们的媒介就是手机、固话、小灵通、宽带网,招财铃正是基于这种媒体媒介的一种营销模式。随着有线和无线互联网的发展,笔者认为,电信媒体的影响力将会逐渐的超越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
三、以互联网为师
互联网的起步虽然比较晚,但是由于其开放创新的环境,有许多方面值得电信业去学习。说“招财铃”是Google adsense的电信行业版毫不夸张,其实互联网和电信业有许多共性的地方,因此二者的赢利模式很多都是可以复制的。
四、改善电信运营商形象
电信运营商每年都是3.15的投诉明星,类似于“招财铃”业务的开展,将有利于缓解消费者对于电信运营商的仇视情绪,让消费者从心理上接受电信运营商,对于运营商的公众形象和客户满意度的提升都是一个巨大的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