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五哥叫袁国,生于1949年,与新中国同龄,说起来现在是60岁了。五哥一直是我觉得我们家兄弟中个子最高的,尽管实际上我后来比他个子高。在我记忆中,五哥很早就做电工,那个时候看他个儿高高的又去爬高高的电线杆觉得还是挺棒的。我早年感觉五哥不是很苟言笑,说起话来很严肃,还偶尔对我凶凶的,所以我对他有点怕怕的感觉。但五哥也似乎是我们兄弟中最注意形象的,一向把自己收拾得整整齐齐、井井有条,结婚以后的五哥家给我感觉也比较清爽干净,五哥家做的菜也是非常的清淡有致。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五哥本人的职业风波、身体健康的事情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我们家,五哥不是出头当事的人,但是他也总是不温不火地发表他的主见,做事情有板有眼,关键在于他做事情的原则长期以来相当稳定,这是我对他会越来越欣赏的地方。五哥也许不是那种大开大合的人,但是是那种特别给人以信赖感的人。
在我们家的八兄弟中,老大敦厚、老二锐行、老三热情、老四明快、老六精明、老七沉健、我占个能折腾的份,而老五则是非常的有条理。我跟每个哥哥在一起,说的话也是不一样的,和大哥说家常、和二哥会说家国大事、和三哥会说趣事、和老四则少言而且多是问答式的、和老六谈生意、和老七商量家事和工作,而和老五则似乎就是随便找点话说,没有一定的主题。但这不影响我们之间的亲切感。五嫂是个能干而周到的人,在五哥家就会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就是似乎在做客,总是被招待得很周到。
五哥后来就在变电所工作,工作待遇在当地还算不错,自己还开个电器小店,这在我们那样的地方一份正式工再兼点自己的生意是很平常的做法。小店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生意,就是能挣一点生活的费用。五哥一家是那种心性比较平淡的,所以生意能做着似乎就比较知足了。和我其他的兄弟姐妹一样,五哥五嫂会非常准时地参加所有的大家庭活动,老妈的老宅上来了客就会赶紧买菜,隔三差五的给老妈买东西送去,几十年一贯,风雨无阻。五哥刚结婚的时候曾经有过两间老爸老妈造的房子,后来就搬去镇上住了,现在五哥的孙子也蛮大的了。照例,过年过节的时候,我们兄弟姐妹和老妈一起到各家各户轮流吃饭,我们也会坐在五哥家里吃饭喝酒。就这样,吃喝了那么多年,忽然想想也许我们家有人是1949年出生的,向我的姐姐一核查,原来居然是五哥。真没想到他有那么大了呢。
昨日场景:在香港逛街,买东西,和朋友们吃许留山,开心。《读库》新四册看好,开始看《茅山后裔》一厚本。本人新书《洞察——迈向复苏的新商情》、《调教——独生世代的新亲子之道》已陆续与广大读者见面,敬请博友们关注。
今日小诗
威行
新甲披老城,
铿锵满秋甑。
从来金戈寒,
今朝暖风声。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小炒蛋片
鸡蛋五个,水中煮熟剥出,用线割成两半,取出其黄,将蛋白切成小片。鲜辣椒十二个,切成小片。起油锅,放姜末、蒜末少许,再放入蛋白片爆炒三分钟,再放入椒片爆炒三分钟,放食盐、酱油、豆瓣辣酱酌量,再炒一分半钟,出锅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