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和中信证券成最赚钱IPO承销商


     只要看一看投资银行承销的首次公开募股(IPO)的美元价值就足够了。根据数据跟踪商Dealogic的数据,两家中国投行──中金公司(China International Capital Corp.)和中信证券(Citic Securities)──分排全球第一和第二。这是自Dealogic自1995年开始跟踪公开募股数据以来,中国投行首次进入全球IPO承销商的前五名。

  中金公司是183亿美元IPO交易的承销商,而中信证券共承销了43亿美元的交易,其中包括中国大型建筑和工程公司的股票发行。

  中国的IPO热潮凸显出美国金融体系的动荡和中国经济的弹性。虽然中国这列高速列车的前进速度有所放缓,但政府大规模的刺激支出让经济保持在了正常的轨道。与此同时,直到最近,美国公司还难以从伤痕累累的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金公司的IPO承销额是摩根士丹利在2007年繁荣之年同期水平的一半左右。中国投行的IPO排名主要依靠少数几项大型交易取得。中金今年仅承销了3起IPO,而摩根士丹利共完成了21项交易。

  不过,尽管华尔街看来可能会失去IPO的皇冠,但至少有一些公司能够从中国的IPO热潮中受益。比如,摩根士丹利就持有中金公司34%的股份。

         说明,一是中国IPO过快过大;二是股票市场赚钱的永远是提供交易场所的主人;三是有机构准备操作类似股票。

  单说中信价值,笔者认为, 中信证券以国内首屈一指的金融集团—中信集团作为依托, 政府背景深厚,

  在证券发行承销等批发业务上极具竞争力, 但在经纪业务上受限于网点数量不足难有大的作为, 网点的布局和建设如果单纯依靠公司自身的努力来逐步推进,则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逐步赶上经纪业务规模较大的券商, 于是中信致力于通过同业并购的方式以达到加速度发展壮大的目的。作为业内为数很少的经营状况较好, 内部控制和治理结构完善, 并具备相当规模的券商之一, 自身的质地优良加之管理层对优质券商的政策倾斜使中信在业内的地位日益突出, 近年来, 无论是上市融资、发行债券还是创新试点、股权分置改革等, 中信证券都在业内领风气之先, 在管理层即将出台的对券商分类监管的体系中中信必将占据优越地位, 未来不仅在并购方面, 在融资、业务创新、开拓海外市场等领域也将受到政策的眷顾。 证券业市场风向标, 投资价值渐获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