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连载《老男孩》【第一章】


1我是在马上要回南方的时候遇到她的,在此之前我永远也想不到我会喜欢上一个北京妞儿,如果用旧社会的观点来看,于小可属于大资本家大地主阶级的千金小姐,幸好现在是新社会,否则我很可能连跟她吃顿饭的机会都没用,外省来的一个来历不明的穷小子,以艺术之名,想混入一个连存在都很可疑的所谓“上流社会”——这放在十几年前,很可能是一部上海滩。

大城市的好处是让每个人都可以隐瞒自己的来历,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穿上时髦衣服和面无表情的神色来掩饰自己内心不安的灵魂。我出生在一个以盛产美女著称的泱泱大省,有一个美好的成语也是形容当地的女孩——“湘女多情”,从小到大,我就在一群多情又美丽的湘女中长大,幸福得像花儿乐队一样,而北京妞儿在我的印象里,其形象停留在公交车卷着舌头卖票的大妞。

那段日子,我正积极策划从北京逃亡,微服下江南,每个春天,我心中的“怀念梦里水乡症”就要发作一次——从小在山清水秀的小桥流水江南长大的人看来,北京像一个太平公主,除了西边有一点小隆起以外,根本比不上南方的凹凸有致婀娜多姿。

 

我和她属于传统的熟人介绍,那是一场小圈子的饭局上,这种小圈子文化很盛行,我有一阵子热在其中的原因就是能认识非常多女孩并交换名片,免去了街头搭讪招人翻白眼之苦,当然,小圈子加入也需要一定的身份,基本都能写能画,吹拉弹唱之类,曾经有个人人称“徐导”,后来被人揭发他其实只是一个导游以后,他再也没有出现过。

 

记忆中那次饭局是在鼓楼巷子里的一个小四合院里,做东的是一个自称做读品的家伙,当时我没听清,还以为如今做毒品的也要进军文艺界,对他肃然起敬。

觥筹交错以后,大家纷纷摘下面具去掉衣冠,一副齿牙咧嘴飞禽走兽唯恐的摸样,话题不免要谈论到女性。

其中一个大姐大的摸样的女生热心地帮我介绍女孩,当问到我需要怎样的姑娘的时候,我随口胡诌到,“给我来个女富婆吧,我一直想找一个人包养。”

几个人当场起哄,发出怪叫,“我也要,我也要。”

要命的是,这个姑娘居然当真了,她说, “女富婆没有,女富妞倒是有一个,还很文艺,文艺女富妞”。

一边说还一边翻手机号码。嘴里大意说是一个超有钱,又年轻,还特别爱好文学的大好青年。

我在想如此好的姑娘为什么还单身,不可能我那么好运气,我喝的有点大舌头了,支支吾吾地说,“咱可说好了,一年包换。”

几个喝醉的人笑得差点把酒晒在读品男的光头上,并纷纷为这位姑娘对我特别的青睐纷纷表示不满,我们接着喝酒,谈论的焦点很快地转化到更刺激,更淫荡的话题,谁也没把这个当回事。

事实上,喝完酒我也把这件事抛到脑后,可也许当时只有她一个人没喝醉,或者她一直都是这种严肃认真的态度,没多久以后,她在MSN上给我发来一个姑娘模糊的照片,外加三个小字,于小可。

这场景特别像是以前看的电影《碟中谍》里上级给下级派发下一个暗杀目标,我油然而生一种被组织赋予任务的使命感。

 

 

我和于小可约见的那天下了一点雪,这让我有点兴奋,因为来北京之前我一直以为北京冬天是终日飞雪,人们哈着白色的雾在,小孩子整个冬天都可以打雪仗,堆雪人,不像我小时候第一次看到雪是在冰箱里,可事实上我一直没看到雪。

我坐了一路人少的电车来到景山的东门,朱红色的宫墙旁边有,我买票进门,像是走进了一场宫廷戏,我在崇祯上吊的地方自拍了几张照片,我拾阶而上,由于是上班时间,游人并不算太多,我享受这种悠闲和,我一路爬到山顶,从制高点能看到紫禁城在雪的,那些古老的建筑总是能勾起我一点关于历史和沧桑的幻想,我总是会迷恋在其中。

下了山,我随着人群走进了古老的紫禁城,紫禁城的北门也就是神武门,餐馆正楼是一幢完全中国古典风格的楼阁,雕梁画栋,重重飞檐,窗子上刻着剔透的花鸟大草,可以联扇叠开,使正楼变成数屋大戏锌般的通堂敞轩。城门旁边的护城河里都结了冰,一切和南方的繁茂的丛林树木无关,像是一个死城,本质上,我还是没融进这个城市的点点滴滴,豆汁还是喝不惯,爆肚吃起来也总不如南方的麻辣烫。

 

更重要的是,似乎在我来北京的时候,它的所有传奇和纯粹都躲了起来。我还是思念那个南方的小镇。据说每个人生下来的地方都有它自在的意义,我现在深信这一点。

关于紫禁城一直有一个恐怖的传说但没有验证过,那就是日落以后,紫禁城关门,里面是另一派景象,太监重新从各个阴冷,幽暗的房间里涌出,打扫房间,服侍皇上皇后,宫女们提着灯笼走在静谧的宫殿里,直到第二天太阳从天安门升起。

我看着人来人往的游客,确信了没有我的目标的时候我就离开了。

 

下午四点的时候,我接到于小可的短信,说堵车,可能会晚一点。

我从紫禁城走出来,打了一个车,北京号称“堵城”果然名不虚传,我甚至和师傅聊得相见恨晚,差点就互相留手机号码。车在对外经贸的西门停下,我三步两步上了楼,雕刻时光的咖啡馆像是一个放着音乐的大学自习室,各国的留学生拿着笔记本电脑在里面噼噼啪啪,也有商务人士在热烈地讨论着一些问题,我找到一个靠窗的座位,然后给于小可电话,发现无法接通,可能是在地铁里,于是我点了杯咖啡慢慢等着。

 

在靠墙的地方有一排书柜,上面放着怀旧的物品,下面是一些看起来翻得很旧的书籍,突然我眼前一亮,一个落单的女孩的背影非常不错,穿着一个格子裙子,正在书架边抽着书翻阅,我凑了过去,慢慢接近目标,同时用眼睛余光打量女孩的长相,黄昏的阳光给她的样子镀上了一层金边,终于,我看清了她的长相,活脱脱像一个从日本动漫里跑出来的大眼睛美女,娃娃脸,有点婴儿肥——这应该不是北京姑娘,我在想她是哪人,以便于套磁。

 

我故意接近了她旁边,想看清她手里的书是什么,不看不要紧,一看我忍不住要窃喜起来,我找到一个很好的搭讪理由。

“这本书不值得一看”我根本就没有转头,看起来就像是自言自语。

“你是在和我说话吗?”她显然听到了这句话。

“是,”这次我转过头来,和她眼神对着,她的眼睛里得有一种锐气,但我丝毫不退缩,”这是作者早期的作品,根本就是骗读者的钱。”

“我知道,我随便翻翻,”她并没有表现太吃惊,这有点出乎我意料,”不过你怎么知道这么清楚。你是他粉丝?”

她翻了翻书的封皮,那是一本花花绿绿封面的青春小说。

“不,我就是作者本人。”说完这句话,我期望她能大惊失色,并提出怀疑,得到确认后转化为惊喜,然后索要签名,留下联系方式。

“你就是何天?”她疑惑地看着我,没有惊讶。

“正是,有什么奇怪的么?”,

“没什么奇怪。”她欲言又止地说,她又不说话了,好像在想什么。

 

过了一小会,我厚着脸皮,打破沉默,“你一个人么?我请你喝杯咖啡吧。”

“不,我等人”。

“这……,那你留个手机号给我吧,回头有好书我推荐给你。”

 “……”看起来她在犹豫,过了一会,她说,“那好吧,你记着”。

她说了一个号码。

“我给你拨过去。”我拨了那个号码,惊讶地发现我的手机上显示这个号码的名字是,于小可。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