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经济经过近三十年的风雨历程,如今已在中国大地上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俗话说:“树有根,水有源”。对于当代民营企业家来讲,要以感恩时代、奉献社会,报效祖国和人民为理想,倾心竭力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这是一个合格企业家、具有良好社会责任企业家应有的品格和追求。只有企业不断发展,慈善事业才能做大;只有企业量力而行,慈善事业才能做长。在浙江,就有这么一大批民营企业家,他们在积极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十分关注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其中:获得“时代领跑者——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荣誉的鲁冠球先生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作为浙江乃至全国民营企业中的一面旗帜,鲁冠球先生掌门的万向集团在国内名气很大,其名气很大不仅仅是经营管理,还体现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支持公益慈善事业上。据不完全统计,迄今该公司已在公益慈善事业上的投入超过1.6亿元,受惠人士遍及浙江54个县(市)和四川、陕西、甘肃、重庆等4个省(市)。但是,鲁冠球先生却认为:“我们做得太少,不要宣传,多做,补上该做的事情。” 鲁冠球先生的低调,不仅令采访的记者,也令我等读者十分感动。我想,鲁冠球先生的低调,体现了这位民营企业家的严谨、真诚和高远。少说多做,对于先富起来的、有能力的人来讲,做慈善是应该的,无需过多炫耀,这是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们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正如鲁冠球先生所讲的那样:“万向创造的财富,最后都要回馈社会。”
我想,这就是鲁冠球先生及万向集团“财聚则人散,财散则人聚;取之而有道,用之而欢乐”精神的最好体现。我想,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要适应时代要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承担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公平正义、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改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恪守诚信守法、感恩时代倾情回报社会等六个方面的社会责任,将感恩党、感恩人民、感恩社会、感恩时代的真挚情转化为实际行动,以企业为载体,致力于传播一种爱心、一种文化、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一种有利于民族进步的民族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只有这样的民营企业家,才是有责任、受尊重、可持续的民营企业家,这样的企业家领导的企业才能乘风破浪、不断成长,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才能成长为国内国际一流的企业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