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德先生”和“赛先生”


青岛问题是五四运动的的导火索。青岛以五四运动为荣,所以有了五四广场,有了五月的风大型雕塑,青岛人把五四广场及其五月的风大型雕塑作为城市新的象征和标志。但是,青岛人对五四运动的真谛却未必参得多透。你在街上随意找一位青岛人问问他们五四运动、五四精神、五四运动与青岛的关系,五四广场的由来,恐怕多数人答不上来。
五四运动的主旨是宣扬“德先生”和“赛先生”。事实上,这两位先生在中国的使命还远远未完成,中国实际上只是在五四的推动下完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这场革命更多的只涉及到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方面的体制,而对于科学和民主的弘扬,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相信很多人对这两位先生的含义以及对于当代中国的意义还相知甚少。中国公众的科学综合素质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封建的思想还有相当程度的存在。例如,人们似乎对“皇家食品”“皇嘉酒店”“帝皇(或其谐音缔煌)服饰”这些充满着封建陈腐气味的东西乐此不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引以为荣,并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之内。人们对表现中国最黑暗最腐败的朝代清王朝的文学作品情有独钟,对封建君王、皇亲国戚、王公贵族的生活津津乐道,对封建的三纲五常,君君臣臣推崇备至,而反映在人们思想行为方面的为尊者讳,尊上司为圣明,领导方法上的一言堂、家长制,思维方式中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主观主义,不切合时代的审美观,生活方式,以及官员潜意识中的“父母官”意识,都是不符合五四精神的,反封建,倡科学民主的任务,虽历经九十年,至今仍未完成。近些年兴起的国学热,在某种程度上对封建糟粕的延续和再次泛起起到了一定的负面作用。
前几年曾有流亡海外半个世纪的保加利亚前国王西美昂二世2001年在共和国的新政府里当了总理的报道,这很值得我们反思,那样一个建设了几十年“社会主义”的国家,一个带领人民战胜法西斯,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政党,却在一场动乱中垮掉了,固然有外部的原因,也有政党自身建设的原因,恐怕其反封建不彻底,倡科学民主思想任务完成的不彻底也有关系。可以设想的是,西美昂二世心中的目标就是复辟,加冕登基,重振王室。对此,西美昂二世本人似乎很忌讳,其实他心目中的理想正是支撑他走向回国参政的基石。他未来的臣民似乎也很乐意在一位国王的统治下过臣服的生活。
试想,假如清朝最后一任皇帝在辛亥革命后流亡到了国外,过五六十年之后也回来想参政议政,想参加今天的政治生活,虽然当政者或许不允许,但是老百姓好象不会有抵触情绪。正像沙皇被处决后近百年之后,其当年的行为在今日俄罗斯受到民众的同情一样,今天的人们已经完全不知晓当年皇帝们对于他的人民犯下的罪行,只是从所谓的“人道”“人权”这样一些抽象空洞的言辞概念出发,给这些落水狗施以怜悯。如果这样一位清朝皇上的回国或参政,想必在百姓心中是不会有抵触情绪的,相反还会有好感。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我们自己制作的清宫电视剧正热播不衰,又有电影电视工作者的热心鼓吹,更重要的是有商业界人士的热捧,我们这些最初以五四为旗帜的先驱的继承者似乎正在丢弃先辈的信念和追求。央视的“百家论坛”讲述清朝皇帝历史的时候,收视率居高不下,虽然有人们求知、求新、猎奇的心理,恐怕更深层次上,对于那个朝代的认同感是重要因素。是我们自己制造了一位位完整完美的封建帝王——康熙、雍正、乾隆,以及唐明皇、汉武帝。这些帝王将携其得以复活的利器——封建专制,反科学,反民主试图卷土重来。我想这不是危言耸听。事态似乎正在向那个方向发展。五四的精髓已被认为是过时。——现在相当多的中小学生,毕业的学生,他们所瞩目的是日益竞争激烈的当代生活,怎么生活得更好一些,更有钱,更潇洒,钟情于MP3、COSPLAY,以及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而对于民族、社会、责任,以及民主、科学等等已经很淡漠了。虽然中国的经济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国人公众科学素养远远低于欧美国家却是不争的事实,这就给科学技术的发展制造了重重阻力。这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初中毕业让差不多的学生悉数入团,其实他们很多人对团的名称都说不全,更遑论责任、义务、权利了。这些现象应当引起注意,特别是作为与五四运动有密切关联、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政治人文意义的一座城市,在构筑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空间的同时,在铸造城市精神的时候,不应当忽视五四运动及其精神,五四运动弘扬的“德先生”和“赛先生”之于当代中国的意义。至少,能够做到的有,例如,青岛电视台QTV-4中播放的一些对青少年成长有百害而无一益的低格调、庸俗、陈腐的连续剧是否应当剔除?例如,在宣传和倡导新的生活方式的时候,能不能少一些糟粕(故意展现所谓“明星”糜烂的生活方式),多一些科学和理性?例如,目前科学普及工作,包括科幻创作很不景气(青少年已对科学幻想不再感兴趣,他们只是应付沉重的学业负担就够受的了;而一旦放假,却又陷于集体失控状态),青少年沉迷于星座星相中不能自拔,当代青少年不知道自己的星座似乎已成为不可思议的事。政府能不能在财力、特别是工作指导方针上对青少年科普工作给予进一步的重视,而不仅仅是列为似乎是装潢门面的一项可有可无的一般意义上的“工作”?例如,当一家企业或自然人到工商主管部门申请商家字号时,主管部门是否应当对其拟选用名号中的含有封建、陈腐意义的字样、符号进行剔除?
总之,在勾画未来城市规划时,应当把五四精神的精髓贯穿到宣扬城市精神的所有媒介物中,把科学、民主融入城市人文建设的大框架中,并给予其应有的灵魂和统帅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