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名流热议关天经济区规划


各界名流热议关天经济区规划

记者 张敏洁

《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为了将设计图变为施工图 2009630日下午,由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主办,西部大开发杂志承办的“纪念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周年和庆祝《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发布座谈会”在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大会议室隆重召开。

包括陕西省决策委副主任田源、陕西省发改委副主任权永生、陕西省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宝通、陕西省行政学院副院长曹钢以及北京陕西商会会长、南海矿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侯新民等各方面的数十位专家、学者,为落实《规划》建言献策。

本次座谈会上,陕西省发改委副主任权永生、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安树伟、西安水务局副局长刘博、西安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洪均做了精彩发言。座谈会由陕西省决策委副主任田源主持,关中天水经济区七市一区部分负责同志及新闻媒体记者参加了座谈会。

        权永生:要看到政策的巨大能量

陕西省发改委副主任权永生表示,《规划》将西安作为“核心”发展,说明了国家对陕西发展的关注。因此,加快关中地区的发展,对于西北的发展将具有更强劲的推动作用。比如,把西安建成国家化大都市、陆港型综合保税区、国家化目的地旅游城市,这就是政策的巨大价值。

事实上,《规划》的发布,对于西北地区,最重要的就是得到了政策上强力支持,因此,我们要看到政策的力量,这是我们多年来想看都看不到的好事情,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来之不易的历史机遇。

张宝通:关中要发展首先要搞好城市群建设

陕西省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宝通表示,10年前,江泽民同志在西安发出了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号召,随之,陕西也提出了一线两带建设的构想以及后来的西咸一体化设想。

但现在看来,执行的效果要比我们的预期要差,我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陕西的城市群没有发展起来。而将来关中天水经济区要发展,如果城市群不发展,那么谈什么产业发展就是空中楼阁。

值得欣慰的是,陕西省委、省政府目前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2006年提出了关中城市群建设的构想正是朝着这一方向努力,而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2007年提出的“关中要率先发展”思路更是为关中发展指明了道路。

但这些规划仅仅是停留在省内层面上,影响力有限。而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的批准,则再一次将这一思路从省内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这无疑是为陕西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因此,我觉得,关中天水经济区要发展,首先还是要搞好城市群建设,西安为龙头的关中经济带,突破小关中概念,因此,早在2004年我就提出了大手笔构建大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城市群,而且我所说的大关中的概念已经突破了小关中概念。

20064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西部办在西安搞了大关中城市群座谈会,不仅仅包括了小关中,而且还包括了山西的运城、河南的洛阳、三门峡以及甘肃的天水、平凉等城市,这是“大关中”概念的由来,也是国家首次将关中纳入国家层面上来考虑。后来国家在制定《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时,因为三门峡、运城等城市不好涵盖,这才有了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概念。而且这也最终成为了国家战略。

不仅如此,2007年以来,我们还连续搞了三届“大关中论坛”, 提出了“组建大西安、整合大关中、带动大西北”的观点,现在看来这一活动很有成效,而且陕西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几个主要领导都曾专门做过批示,对 “关天经济区规划”的编制起到了积极作用。

另外,我觉得大西北在国家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当初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时也是西北大开发,后来才改为西部大开发的,而且再造一个山川秀美新西北也是针对西北地区提出的。同时,我认为现代的西北地区除了原有的陕、甘、宁、青、新外还要加上内蒙古和西藏,因为随着西藏铁路的修通,西藏事实上已经纳入了西北的版图。因此,我认为大西北是西部大开发的主战场,决定着西部大开发的进程,而且牵扯到国家的能源安全。

而对于陕西来说,发展能源化工产业可谓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这里除了中石油的长庆油田外,还有中石化以及国内惟一的延长石油,而这对于陕西的产业结构调整很有意义。

因此,关中要发展,如果不组建大西安,不搞大西安,不加快西咸一体化,以西安为核心的大关中就无从谈起,因此,我觉得还要尽快推动一个事情,就是西咸一体化,如果不做,我们就无法做好城市群,我举个例子,长株潭一体化永远赶不上武汉城市群,我们现在西咸一体化到现在只统一了个“029”,还远远不够,因为人口少、经济总量小的西安影响的不仅仅是西安,影响的整个陕西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一下成都,好好学习一下重庆,赶快把西咸一体化赶快把大西安搞好,要合到一起。

另外,我要强调的是宝鸡是关天经济区的副中心,而不是天水,因为天水的经济总量只相当于宝鸡的三分之一,根本无法胜任,而宝鸡地处陕、甘、川三省毗邻区,是交通枢纽,是交汇点,是当之无愧的副中心。

同时,关天经济区要发展也应该向东部地区开放,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是开放关中,因为我们国家的经济中心在东部,要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必须向东部地区开发,而且要把三大门户商洛、华阴、韩城提升成区域城市,西部大开发要发展区域城市为主,我们现在一个都没有发展,宁夏在这方面就比我们做的好,因此,我们把整个关中城市群做强做大,就像当年珠三角城市群一样大力发展城市群,因为正是密集的城市群支撑了珠三角的崛起,所以,将来的关天经济区要发展,就是要把整个关中城市群做强。

而此次规划提出的三辐射也非常好的,关中天水经济区不能只向东西辐射,更要向南北辐射,向北沿着我们的秦直道,现在的包茂高速向榆林辐射,向南有很多的通道,如修一条阳明关到武都连接线,就可以让兰渝铁路不仅是沟通西北和西南,同时还可沟通西北和华东、华中,让兰渝线成为和陇海线一样的干线,所以向南,不仅是我们的汉中、安康,还有川西、陇南都可以辐射到。至于甘肃,向北带动陇东、向南带动陇南,也都发挥着辐射作用。

这里我要说的是陕西不仅仅是只有先进的制造业,我们还有能源化工是很有前景的,国家在和平崛起,东部在快速发展,都需要大量的能源,而陕北这几年为什么能跨越,那主要也是因为有能源。

而关中的先进制造业和东部地区相比是没有优势的,因为人家的实力比我们强,区位优势比我们好,而且“十一五”实施以来,关中没有一年的收入是超过陕西平均速度的,因此,只有把关中纳入国家战略给予大力支持,关中才有可能率先发展,所以,陕西的发展不能只局限在高新技术、航空航天等一些传统行业,而是应将视野放的更宽些,特别是陕北的跨越发展对陕西的发展非常重要。

当前,陕西的能源化工产业强调的还远远不够,因此,陕西在“十二五”规划时应该对此引起充分重视,因为,目前不仅仅是陕北有能源,关中、陕南也有着丰富的能源,试想,如果陕南、陕北、关中的能源都能得到开发,那么陕西要成为经济强省就是指日可待了。

洪康喜:残疾人事业将迎来新的机遇

陕西省残疾人联合理事长洪康喜表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设立将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构建创新型社会提供了机遇。

不仅如此,《规划》的制定实施对于推动陕西的残疾人事业发展,特别是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与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是在实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调研制定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和我国加大改善民生工作力度,扩内需、保增长、促稳定的形势下展开的,是一项惠及残疾人民生、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举措。其总目标是:到2020年全社会基本达到小康时,残疾人要实现“五个有”,即:“劳有所得、病有所医、学有所教、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到2015年,实现“五个人人享有”,即:“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保障,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人人享有安居住房,残疾儿童少年人人享有义务教育”。这些目标在《规划》中都有体现,我们把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与关中-天水经济区这个大区域中来谋划与研究,用“开发”促“发展”。

一是在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中,搞好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二是在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中,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三是将“两个体系”建设纳入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大局,在城乡低保、城乡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救济救助等政策落实和完善过程中,积极与有关部门对接,注重解决好残疾人的保障问题,特别是要突出特别扶助的政策。四是认真领会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规划,按照近期、中期、长期目标,提出符合实际的,具有政策内涵和可操作性的任务目标,建立政策和基本制度,形成“两个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五是完善工作思路,形成体系化建设发展模式。在抢抓机遇过程中,要敢想、敢谋、敢干,解放思想、放开眼界,谋划大项目、敢用大手笔、来点大动作,将残疾人纳入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并给予重点保障和特殊扶助,要统筹发展,以康复、就业、教育、托养等为核心的服务体系建设,优先发展残疾人急需,受益面广、社会效益好的服务项目,特别是要加强为残疾人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

侯新民:经济区发展关键在政策

北京商会会长、南海矿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侯新民表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陕西的确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目前陕西的民间资金非常充裕,单一个榆林地区民间资金就达2000多个亿。但遗憾的是近几年陕西的民间资金外流的很厉害,很多陕商都去了外省投资,可以说,陕商目前是在走东口,而不是走西口,据我了解,目前陕西在北京的企业有200多家,投资额也比较大,光榆林这块就投资了300多个亿。

     但陕商并不是不爱陕西,之所以出现这一情况,我想主要还是政策原因,如果将来关天经济区规划在落实过程中,相关的配套政策能跟上,也能落到实处,那我想,这里一定是能够吸引到陕商乃至海内外的商人前来投资的。

张兴先:要以世界眼光看关中

陕西省决策委助理巡视员张兴先表示,西部大开发10年来陕西的变化很大,尤其是交通的变化特别让人振奋,另外,陕北的生态也做的非常好,尤其是延安地区的山川秀美非常喜人。

而《规划》的审批使得关天经济区上升到国家战略,对此,我的看法是,大关中曾经为国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尤其是历史上,关中对整个国家的发展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不用谈盛唐的影响,就拿汉朝时的关中来说,当时关中的农业就如同前多年的大寨一样,是全国的样板。但当前关中的产业经济发展太空,太单一。尽管陕西的生产型服务业经过60年的发展,目前在国内外已经有了一定的优势,但将来肯定不能沿用以往的增长方式,而是要转换一种方式,即就是转换增长方式。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关中的产业布局要放在全球范围内考虑才能有大的发展。

目前,《规划》的批准让关天经济区成为国家战略,但陕西当前的经济仍然是政府主导型经济,市场化程度不高,尽管陕西拥有人才上的优势,但陕西人的商业意识普遍都不强,因此,全民创业应该落到实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另外,陕西当前的土地资源非常紧张,还有水的问题,环境资源的配置,这因素对陕西经济发展都是制约,因此,在新的条件下,我们应重新考虑陕西的优势和劣势。

而关中要发展,首先是要开放,向外学习,因为周、秦、汉、唐的崛起就是建立在开放学习的基础上的,所以,当前关中经济要想有大的发展,要想率先发展,就必须向发达地区学习。

另外,陕西的地方政府当前的开放程度还远远不够,应该有一点胸怀,适当的有一些“无为而治”的思想,不要管制的太严。最为重要的是,陕西人的创业精神要在下一步的发展商进一步强化,因为没有全民的参与,就不可能有县域经济的崛起。

张建丽:如何利用媒体宣传关中天水经济区

香港大公报陕西办事处主任张建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她表示,作为海外最具影响的三大中文报纸,大公报一直非常关注西部地区的发展,尤其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大公报更是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而且还曾专门开设西部专版,但因为种种原因,这个专版后来取消了。

而随着《规划》的批准,让我们又重新看到了希望,但规划的落实则需要有具体的举措,而且陕西也应该大力宣传自身,而且要学会借力宣传,尤其是涉及到具体产业上的细节应及时向媒体通报,不仅仅是花钱尽量做到少花钱多半事。

陈芳:借电子商务助推西部经济

陕西中小企业商务网、陕西贝易达现代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芳表示,《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获批是西部地区的一件大好事,大好的政策环境必将成为企业快速发展的强劲动力,宏伟的战略决策为西部经济描绘出辉煌的发展前景。

作为为企业提供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的网络平台,更是迎来了以新手段为企业服务、以新理念助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机。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也必将对传统的商业模式带来巨大的挑战。它不但可以提高商务效率,还可以降低运行成本、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是助推区域经济更快、更强发展的催化剂。正因为如此,沿海发达城市有关政府部门在加强区域经济建设的同时,正借力电子商务优势推进区域信息化建设进程。

作为成长于陕西本土的一家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陕西中小企业商务网”(又名贝易达网),平台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帮助广大中小企业实现高效运营,快速发展,对陕西经济乃至整个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2008年下半年以来,为应对金融海啸对陕西中小企业的影响,平台搭建了“西北首家中小企业融资信息服务平台• 融资超市”。而融资超市的创立以及所提出的创新模式,将我省利用信息服务手段、发挥电子商务优势服务于企业的步伐一步跨向国内相关领域的前列。

当前,我们正在努力完善和深化服务内容,致力于打造企业名片、举办网上会展、搭建融资超市、撮合洽谈交易、提供配套服务、建立信用档案等。随着省内外大量企业会员的汇集,平台将成为一座跨越空间的贸易互动桥梁,形成独特的陕西模式。

此次《规划》明确提出要构建区域创新网络、大力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而与此同时,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也首次明确了电子商务是网络化的新型经济活动,提出了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业的战略任务。因此,我们要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遇,切合陕西经济特点和企业发展实际需要,将这个平台做实、做好,将平台建设得更大、更强。今后,我们将力争在政府部门的支持参与下,全力创建“西部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通过资源整合,将网络科技和电子商务的优势应用于为我省物流企业提供完整信息服务,解决“信息孤岛”瓶颈,实现节能减排的项目上来,服务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各大物流园区,助力经济区内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另外,我们还将为科技兴企、信息入企发挥积极作用。并坚持不断创新,力争使陕西、乃至西部的电子商务发展一改落后面貌,一跃跑在前头。

刘博:经济区应做好水文章

西安市水务局副局长刘博表示,目前,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差距主要还是水资源的问题。

因此,将来建设关天经济区应该围绕水资源来做文章。首先,是要做好水文章,陕西是个严重缺水的省份,因此,要解决水的问题就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调水,如上世纪90年代我们搞的黑河引水工程以及近两年我们投资1.8个亿搞的引胥济黑工程就是力图解决西安缺水的问题;二是蓄水,如我们搞的李家河水库工程,这个工程我们采取的是先上车后买票的方式,目前正在加紧施工。三是节水,这主要是培养人们的节水意义,让每个人都知道西安是个缺水城市。四是供水的问题。

另外,我认为西安要想改变现在的状态,应该把西边的昆明湖恢复,只有这样,西安的大环境才会有一个大的变化。

其次还要做好宣传工作,我觉得各级政府都应该重视宣传,不要以为这是虚的,没有什么实质意义,事实上,宣传也是生产力,如果能把关天经济区的宣传做好,我想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是做好小政策,也就是相关政策的细化工作,只有配套政策制定出来,社会上庞大的民间资金才有可能被吸引。也才能真正实现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个人赚钱的良好形势,我想真要那样,那我们的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也就可以实现了。

郭卫东:规划需和产业紧密结合

陕西省决策委办公室主任郭卫东表示,《规划》看完后很振奋,但对于陕西来说,重要的是《规划》的贯彻落实,而且《规划》应具体到产业规划、地区规划以及促进县域经济上来。

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规划》,在《规划》的指引下制定出陕西配套的政策,在体制机制上创新,努力释放政策的潜力。

另外,陕西目前创业的冲动还不够,因此,陕西需要继续鼓励全民创业,否则的话,《规划》设计的再好,机遇也会丧失。

杨勇先:还需继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著名经济学家杨勇先表示,西部大开发10年来陕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尤其是基础设施、交通、生态方面的变化最大。但规划要具体落到实处,最主要的是还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王洪:还需继续完善法规建设

西安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洪表示,规划的落实关键在配套政策,细化细则,制订相关政策。关天经济区涉及两省,如何协调是个问题,因此,应尽快建立一个统一的协调机构,这需要两省决策者的共同努力。

刘虹霞:继续一如既往的关注西部服务西部

西部大开发杂志社常务副社长刘虹霞表示,首先,要感谢大家多年来对《西部大开发》杂志的关心与支持。自2009年春节以来后,我随陕西省西开办的领导多次赴国家发改委,目睹了规划出台前的艰辛和不易。

承蒙陕西省发改委的信任,我们杂志有幸成为最早接触关中天水开发区发展规划的媒体,成为最早收到规划批复全文的媒体。而《西部大开发》杂志作为第一本为西部大开发鼓与呼的刊物。十年来,杂志立足陕西,服务西部,辐射全国,旨在宣传西部大开发战略,展示西部大开发成果,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科学的政策依据。早在2003年,我社就举办了“西咸一体化高层论坛”时任陕西省长贾志邦出席了论坛并作了重要讲话。2007年,在“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颁布之际,我社由李建宁总编带队,参加了国务院新闻发布会,并采访了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的王金祥先生。当年9月,我们在户县太平森林公园召开了庆祝“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颁布座谈会,李焕政书记和张宝通委员的精彩发言给了与会嘉宾极大的鼓舞。

此次《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审批为西部的纵深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再一次吹响了西部大开发的号角,而西部大开发战略也将迎来第三次浪潮。作为全国惟一与西部大开发战略同名的期刊,我们将紧扣这一时代脉搏,为规划的实施鸣锣开道,摇旗呐喊。与此同时,我们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准确理解规划,宣传规划。

而且我们也将见证着关天经济区开发的历史进程,与关天开发休戚与共。今后,《西部大开发》杂志将继续一如既往的助推关天开发、服务关天开发,倾心关注关天经济区域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