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康品牌之争或将终结


杜康品牌之争或将终结

                    记者 张敏洁

2009年的3月29日,在酒祖杜康的发展史上,无疑是具有特别意义的一天。

  这天上午,在洛阳钼都利豪大酒店,洛阳市人民政府、河南杜康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母公司河南杜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杜康投资集团)和汝阳杜康酿酒有限公司的母公司百瑞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百瑞信托)的三位负责人在战略合作协议上均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而这也意味着,在洛阳市政府的撮合下,地处河南的两家杜康正式宣告合并。

按照双方的规划,合并后的杜康将力争用1~2年的时间完成杜康品牌的全面整合;用2~3年的时间扩大市场范围,提高市场占有率,使杜康酒跨入国内白酒行业前列,使杜康品牌成为名副其实的著名品牌;用5年左右的时间进入国内白酒行业前10名行列。

对此,百瑞信托董事长马宝军表示,此次两大杜康战略整合的定位是合作,而且双方也承诺新杜康公司将洛阳作为总部永久所在地,在伊川和汝阳设立生产基地,严格遵守三统一的原则,尽快完成杜康品牌的统一。

与此同时,杜康投资集团董事长刘更申也声称,整合后的新杜康将面临三大任务,首先是继续推进杜康的整合,直至实现品牌的完全统一;二是上市,把杜康真正变成一个现代化的公众性公司;最后就是把市场做大,使杜康酒真正红遍中国,走向世界。而对于如何完全整合杜康品牌,刘更申则更是将远在陕西的白水杜康也纳入其中。对此,刘更申表示,他们与白水杜康的整合“一直都没有停”。通过多种渠道都探讨过,也谈判过,但目前主要还是走的法律途径。

事实上,不仅如此,对于本次两大杜康的整合,洛阳市政府也显得颇为高调,不仅邀请了全国范围内的媒体,并且还表示将通过4月9日在洛阳举行的第29届世界邮展和第27届洛阳牡丹花会,对杜康品牌进行大力宣传。

据了解,对于这次的整合,双方都信心满满。百瑞信托董事长马宝军表示:完成整合的新杜康将在3年内由河南进而辐射西北、东南,用5年左右的时间进入国内白酒第一方阵。

除了销售范围的扩大和销售量的增加,新公司的最大目标则是实现上市。上市是我们的最终目标。马宝军认为,两家企业实施经营管理、市场、品牌的三统一已经为上市肃清了最大的障碍。

而马宝军也明确表示,伊川杜康和汝阳杜康为整合白水杜康提供了条件,下一步就是整合白水杜康。

然而,记者却了解到,总部设在西安的白水杜康经营形势明显好于伊川杜康和汝阳杜康。而统计数字也表明,目前白水杜康的年销售额已经超过了伊川杜康和汝阳杜康两家的销售总和。

  不仅如此,摆在新杜康面前的问题,除了老对手白水杜康外,还有内患的存在。据了解,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两大杜康周边出现了大量的仿冒杜康品牌,而这些“山寨”杜康也蚕食着杜康原本就不多的市场。因此,目前河南省市场上杜康酒每年仅有的6亿元左右的销售额,贴牌以及其他途径供应市场的杜康酒就占到了一半左右。

杜康品牌之争一波三折

提起杜康,很多人都知道他因“始作黍酒”而被后人尊称为“酒祖”。至今人们对此仍深信不疑,而一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更让杜康酒的美名传遍天下。然而对于杜康的造酒地点,却一直为后人所争论不休,由此,在中国白酒业里还出现了谁是正宗杜康酒的争夺战。

而这则源自上世纪70年代杜康酒的恢复和发展。

据介绍,失传已久的杜康酒得以恢复跟周恩来总理有关。1972年9月,周恩来总理设宴招待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田中首相向周恩来询问起杜康名酒,周恩来当即请郭沫若介绍了杜康酒的历史,并承诺一定让田中角荣喝上杜康酒。

随后,在河南省的伊川县、汝阳县以及陕西省的白水县,先后办起了杜康酒厂,开始研制生产杜康酒。

  然而,鉴于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加之政府管理部门保护商标的意识比较淡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历史原因,三家酒厂均以杜康命名,而未将杜康作为商标注册。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三家杜康的矛盾开始浮现。1980年,国家工商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出《关于改进酒类商品商标的联合通知》,要求酒的商标应当同其特定名称统一起来。随后,伊川、汝阳、白水三家酒厂均以杜康传人的名义,申请在酒商品上注册杜康商标。

由此,第一轮杜康商标争夺战正式打响。

据了解,在申请商标的过程中,三家酒厂均以史料记载为据,以杜康文化发源地为基础,力述自己为正宗的杜康传人。

伊川酒厂认为:我国夏商周断代工程在伊川发掘出土的酒器,可以证实杜康造酒的渊源始于伊川地区。汝阳酒厂也表示:其厂址位于汝阳县杜康村,该村的历史遗迹证明杜康村为杜康酒遗址。而白水酒厂则提出:杜康为白水县人,并葬在白水,曾在该县酿酒,故白水县实为杜康故地,该县杜康酒才是正宗的杜康酒。

  不仅如此,三家酒厂的争论也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了争夺杜康这块金字招牌,当时的河南省政府、陕西省政府分别致函国家工商总局、轻工业部、商业部,均提出杜康酒遗址在自己省内,应由本省企业承担恢复历史传统名酒的责任。

1983年7月,为协调杜康商标的注册和使用,国家商标局将伊川、汝阳、白水三方召集到北京,以求座谈解决。随后,三方杜康传人达成一致意见:由伊川酒厂注册杜康商标,允许汝阳、白水两家共同、无偿使用,即采用一家注册,许可两家共同使用的方法处理这个历史遗留问题。

至此,第一轮杜康商标的争夺大战以和解平息,三方杜康传人一度偃旗息鼓。

而此后的多年里,伊川、汝阳、白水3家酒厂共用杜康商标,而且还共同开创了杜康酒的市场辉煌。不但其在国内紧俏,而且出口海外多个国家。而在此期间,杜康酒也被国家主管部门授予了各类荣誉奖项,一时间,三家酒厂也成为当地的知名企业和利税支柱,风光一时。

然而,好景不长,市场经济再次打破了这种暂时的平静。

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三家酒厂在销售、广告宣传等方面逐渐出现了分歧,以致三家酒厂对当初杜康商标由伊川酒厂注册、三家共同使用的协议也产生了认识上的分歧。

而在这一轮争夺战中,和伊川杜康同处洛阳的汝阳杜康首先采取了行动。

1989年8月,汝阳杜康为了摆脱伊川杜康的品牌掣肘,抢先注册了杜康泉杜康河杜康村的杜康系列品牌,后来又注册了汝阳杜康品牌。而这一系列的动作则直接刺痛了伊川杜康的神经,马上予以反击,于是双方再次围绕“杜康”商标展开争夺,甚至不惜走上法庭。

因伊川和汝阳系洛阳市下辖的两个邻县,两县分别有伊川杜康与汝阳杜康两家酒厂,相距仅十多公里。而且,针对“杜康”品牌的争夺,双方也争的最为激烈,因此,汝阳杜康和伊川杜康的品牌之争也被业界戏称为“两伊战争”(汝阳史称伊阳)。

2005年,“杜康”商标的纷争达到了白热化。这一年,北京市高院对杜康商标争议案做出了终审判决,撤销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准予杜康村、杜康泉、杜康河商标注册”的裁决。正当人们以为长达十多年的杜康村杜康泉杜康河商标纠纷案终于有了结论,而事实上围绕“杜康”商标的其他商标争议却刚刚开始,因为就在同年,远在陕西的白水杜康也被卷入这场商标争夺战中。

而据记者了解,就在杜康家族不断内讧时,各种与杜康商标近似的商标也开始迅速泛滥,一时间市场上假酒横行,而这也最终导致了“杜康”商标的市值从鼎盛时的50亿元缩到了1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仅洛阳市场上,各种名目的杜康品牌就有400多个,而全国各地的杜康酒生产线则多达30多条,甚至掏2万元就可以买到杜康酒的生产权。

2006年,命运多舛的杜康丢掉了商务部颁发的中华老字号的招牌。据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杜康家族在打官司的同时,忽视了对历史遗产的呵护与传承”。

不仅如此,伊川杜康酒厂也在市场的压力下日渐衰败,并于2002年宣告破产,随后被洛阳的一名房地产开发商收购,更名为伊川杜康实业有限公司(于2008年1月变更为河南杜康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而其对手汝阳酒厂也因经营不善于2007年进入了破产程序。2008年6月,汝阳杜康被百瑞信托以1.5亿元的价格买得,设立汝阳杜康酿酒有限公司,也变身为一家股份制企业。

而自称闻着杜康酒长大、收购了伊川酒厂的刘更申曾坦言,多年的纷争严重损害了杜康这一品牌的形象,浪费了三家酒厂的精力,耽误了30多年的宝贵时间。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是曹操儿子曹植的一句名诗。事实上,曹植的诗也恰如其分地概括了这场商标之战的特点,同时也似乎为这场商标之争的结束指明了出路。

                  新杜康剑指白水杜康

然而,汝阳杜康和伊川杜康的整合并没有为纷争了30多年的“杜康”品牌之争划上句号,而是将矛头再次指向了老对手白水杜康。

2009年4月2日,新成立的河南杜康集团公司就杜康商标权属向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出诉讼,将国家工商总局和商标评审委员会列为第一和第二被告,将陕西白水杜康酒业列为第三被告,其起诉的理由是商标侵权,即认为杜康这个商标是河南的,而非陕西白水杜康的。当天,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但当庭只是进行了法庭调查,并未宣判。“杜康”商标之争遂再度引起社会的关注。

    “收购是讲实力的。洛阳两家杜康公司合并是好事,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但河南杜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更申在媒体上不负责任地讲,他们合并后,下一步将整合收购白水杜康。而且一直通过多种渠道与我们进行接触,但事实上,这只是其个人一厢情愿的想法,收购之事不太可能!”白水杜康总裁张红军告诉记者。

“白水杜康是陕西的老品牌,流淌许久的杜康泉水是绝好的天然富锶矿泉水,在唐朝时都是皇家贡水。而且酒祖杜康与白水的渊源及用杜康泉水酿酒,这历史上都是有记载的,是不容争议的事实。实际上早在解放前开始,白水县杜康镇村民作为酒圣杜康的后代,而且每年正月二十一都举行祭祀活动。”张红军说,“白水两字摞在一起就是泉字,泉水酿酒,酿酒文化源远流长”。

张红军表示,《商标法》实施前,白水杜康一直延用的是白水县杜康,而且在全国都有很大的销售量。

陕西白水杜康酒厂自1972年在老作坊基础上扩建以来,白水杜康一直是健康稳步发展,企业运营良好。尤其是白水杜康酒曲、窖泥从神舟三号到神舟七号飞船连续实现太空搭载,开展太空酿酒的科学实验,科技含量很高,其高端酒在全国大部分省市占有相当份额,在国内外知名度、美誉度都非常高。而据估算,目前白水杜康品牌的价值就值好几个亿。

事实上据记者了解,目前整个杜康品牌在全国的总销售量在15亿元左右,而白水杜康的年销售额则已经超过了伊川杜康和汝阳杜康两家的总和。

对此,张红军表示,河南的两家杜康也几次想进入陕西市场,但都没能进来。而与之相反的是,白水杜康目前在河南、山东市场的销售量却非常之大,仅郑州一家销售点年销售白水杜康就达到年3600余万元。即便是在河南杜康的根据地洛阳陕西杜康的销售也非常之好。

而白水杜康从最初的家庭作坊式生产到国有企业,乃至今日的现代化民营企业,其悠久的酿酒文化本身就足以说明问题。

不仅如此,白水县主管工业的副县长王纪安在谈及此次商标之争时也表示“决不能把老祖宗的牌子在自己手中丢掉”。         

                让白水杜康胜诉成为终结

2009年6月10日,经近两个月的调查取证,北京市中院做出一审判决,认为河南杜康集团的诉讼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持,维持国家工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2008年做出的关于“白水杜康”商标的争议裁定,维持了“白水杜康”商标的注册,陕西“白水杜康”再次胜诉。

据白水杜康代理律师,曾为汝阳杜康代理的董永森律师对庭审细节分析认为,由于历史原因,杜康商标存在争议,酒圣杜康与陕西白水县具有历史渊源,白水杜康杜康不会造成公众混淆和误认。通过争议,杜康的品牌得到提升,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做大做强杜康品牌。

  而陕西杜康酒业集团总裁张红军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判决出来后他一下子轻松了许多,压力确实大,这事关陕西名牌的生存与否,也是充分尊重酒圣杜康白水的历史。

  面对这一结果,张红军表示,今后要像参加奥运会上一样,同河南杜康在市场上公平竞争,一比高下。我们也不想诋毁河南杜康。我们有信心用质量赢得市场,用管理争夺效益,就像奥运会上运动员一样,包容、谦和、和谐、发展。  

张红军还透露,白水杜康酒厂将恢复杜康沟的杜康酿酒历史遗址,并将投资3亿元,在白水沟建立中国第一个酒文化博览园。同时,倾力发扬传统的杜康酒酿造工艺,同河南杜康在市场上一比高下。

众所周知,和谐已成为当今社会倡导的发展主旋律,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变竞争为竞合,抱团取暖,合作共赢,已成为众多企业应对危机的有效方式之一。对于目前共同拥有杜康商标使用权的”“两家企业来说,最大限度地共享商标资源,合力做强做大杜康品牌才是当务之急。

  诚然,拥有企业专属的商标权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像当初的伊川、汝阳那样,为了一个商标,展开了一场长达30年的纷争,打得两败俱伤,实在不是明智之举。而在这场持久战中,受损的不仅仅是两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经济利益,更令人扼腕叹息的是,杜康这块金字招牌也蒙受了惨痛的损失,品牌力严重透支,品牌价值曾一度从鼎盛时的50亿元缩到了1亿元。

  竞争是市场的本质,竞争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如果竞争导致的是各方利益的损害,那么竞争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白水杜康胜诉虽然只是豫陕之争的一审结果,接下来将如何发展目前尚不得而知,但是我们更希望它能成为本案的终审结果。这不仅是企业的期待,更是整个白酒行业的希冀。

正如陕西杜康酒业集团总裁张红军所言:和谐发展是企业家的向往,把精力用在市场和企业管理方面,做好各自的市场,会比互相贬低更有意义。显然,张红军对于杜康商标的资源共享、共谋发展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强烈的渴求。

而据白水杜康副总裁邓国刚透露,2008年,白水杜康的产值已经超过2个亿,预计2009年将达到3个亿以上。而目前白水杜康也正在实施着其发展战略中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即力争到2012年白酒整体销售收入实现5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年要保持40%的增长速度,从而最终实现白水杜康酒在国内的成功上市。届时,白水杜康也将真正进入中国白酒20强,成为中国白酒的代表品牌。

愿“杜康”品牌能够在双方和谐共赢的理念指引下,踏上做强做大的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