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伟民惊爆中国体坛内幕
作者:江迅
袁伟民肩负中国体育领导工作多年,经历风风雨雨,在书中惊爆江泽民的游泳健身及向球王索取签名、申奥险情、马家军药检等重大体育事件历史秘辛,对中国体育发展作出思考。
那是八年前,广州举行第九届全运会,开幕式间隙的休息室里,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把袁伟民叫到身边:「伟民啊,世界上有没有游泳速度最慢的世界纪录啊?我现在每天游八百米,速度很慢。」袁说:「这我可没听说过。你坚持游泳很好,你胖,浮力大,省劲;你还要有一些户外活动,比如散步之类。」江说:「是的,我每天坚持散步。」袁说:「散步,你可不能慢慢走,这样锻炼的效果不大,你要加点速度,保持身体微微出汗,对心脏、对肌肉、肢体都能达到锻练的作用。你现在就要为以后做好准备,尤其是心理上的准备,不能像萨马兰奇那样,他忙碌惯了,一退下来,不忙了,锻炼也少了,身体一下子就『垮』了。」
那时根本还不知道中共十六大江泽民是否要离任退下。实实在在的袁伟民怎么想就怎么说。一般人绝对不敢当着总书记面说他「胖」,更不敢主动涉及「退」这个敏感话题。袁伟民说话没什么顾忌。一次,江泽民给袁伟民打电话:「听说球王贝利(比利)来中国了,你能不能找个足球请他签个名,我小孙子喜欢,拜托你了哦。」袁请人要了有贝利签名的足球,派人送去,江泽民又给袁伟民电话致谢。
这是刚刚出版的《袁伟民与体坛风云》(作者:远山;北京凤凰联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江苏人民出版社共同出版)一书中披露的内容。熟悉大陆出版业的都知道,如此披露尚健在的前中共主要领导人的生活细节的书,不经历「过五关、斩六将」的审查,是无法公开出版的,此书却成功推出。出乎读者意料的更是,这部三百五十二页的书,在中国第十一届运动会(全运会)十月十六日开幕式前夕,以「捍卫记忆,还原历史」为理念,在体坛乃至整个社会投下一枚「重磅炸弹」。
此书披露了鲜为人知的诸多体坛事件,悉尼奥运会前夕铁腕处理「马家军」兴奋剂事件;雅典奥运会前被爆体育总局所谓「挪用资金」,掀起一场审计风暴的内情;北京申奥成功,却掩盖了时任国际奥委会执委何振梁在投票策略上与体育总局领导层的重大分歧;零二年中国女排故意输球以避开强队的「假球」风波内情;北京「申奥」时如何应对西方「人权」责难……江苏评论家何平说,这本书告诉「我们需要的真相」,它的出版已引起巨大波澜。历史需要尽可能地接近事实,但如何接近事实,如何捍卫人们的记忆,该书的出版走了第一步。
今年七十岁的袁伟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他是中国体育史上第一位运动员、教练员出身的体育最高级官员,屡创体坛「中国奇迹」。他担任国家女子排球队主教练期间,带领中国女排创造「三连冠」的佳绩。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赛事总指挥,他曾十二次率团参加奥运会、亚运会,实现金牌和奖牌数一次又一次突破。零四年底,他从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任上退休。零九年十月十一日,江苏省南京市凤凰国际书城人山人海,《袁伟民与体坛风云》一书首发仪式在此举行,已淡出公众视线多年的昔日中国体坛掌门人袁伟民出现在现场签名,与体育迷和读者交流。
袁伟民强调,出这本书只为还原历史,「有些话,我不说出来,就没人说真话了」。他从事体育工作四十七年,尤其是担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五年,经历了风风雨雨,在书中讲述了当年体育重大事件的历史真相,对中国体育的发展作出思考。
他说:「我退下来后,许多人来找我谈写书的事,直到零八年我才答应,冷静了五年,思考总结。这本书是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完稿的,书中引用了我很多口述,是我内心的真实感受。要出书就一定要讲真话。」
亚特兰大奥运会上风光无限的「马家军」却在二零零零年悉尼奥运会上销声匿迹,《袁伟民与体坛风云》首度揭开历史真相。组团去悉尼参赛之初,国内对于运动员兴奋剂检验的情况很不乐观,有不少教练和运动员铤而走险。在距离悉尼奥运会开幕不到一个月的「飞行检查」结果,让袁伟民及体育总局高层触目惊心,「马家军」获得奥运会参赛权的七名队员中,二人尿检承阳性、四人血检超标,七人中有六人被证实使用了兴奋剂或有使用的嫌疑。体育总局决定所有血检超标的运动员都不得参加悉尼奥运会。
书中描述说,当时一位「国务院领导人」收到某省一位负责人的一封信,要求对该省运动员再作一次血检,以便让该省女子中长跑运动员重新获得参加奥运会的机会。省的多位主要负责人一再给袁伟民打电话,沟通求情,都是转达有关方面希望「高抬贵手」的要求。袁伟民明白,「能不能重查」是和兴奋剂斗争的常识问题。国际上之所以使用「飞行检查(突然到达)」的办法,是因为现代科学发达,运动员在使用兴奋剂后,可以再使用「掩盖剂」迅速消除兴奋剂的痕迹。一旦通过检查,拿到奥运通行证后,难以保证他们就不再使用兴奋剂,带着这些「危险品」去悉尼,中国运动员被查出服用兴奋剂的可能性更大,国际影响更坏,甚至连北京申奥的前程都会被赔进去。
袁伟民说:「国际上规定,运动员不能拒绝事先未知晓的飞行检查,如拒绝,则作为阳性处理。现在我经过突然检查,查出你有问题了,然后又高抬贵手同意再重新查一次,这不就是放过你了吗?这完全是一个涉及到真反兴奋剂还是假反兴奋剂的原则问题,我不同意。」袁伟民坚持不重新血检,坚持不让所有血检超标的运动员参加悉尼奥运会。面临诸多压力,袁伟民说:「大不了从悉尼回来我不干这个局长了。」
北京申奥的险情
书中另一极具爆炸性的披露,是「国际奥委会资深中国委员、北京奥申委顾问」(暗指何振梁),竟与北京申奥「合纵连横」总方针相悖。北京申奥,为应对西方的舆论攻势,化解不利因素,于是采取合纵连横的公关策略,透过支持罗格(时任欧洲奥委会主席)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换取欧洲委员对北京申奥支持票。这方针得到中南海高层批准。但该委员没有按北京意图行事,「却让中国的朋友们把票投给(韩国)金云龙,金云龙当选就意味着让北京申奥出局。他明明知道这么做对北京不利,为什么还要不听劝阻呢?真不知道他的目的和动机究竟是什么!」
曾邀汪洋领导足协
袁伟民在书中说,九二年,第二次让他当足协主席的时候,他曾想请汪洋来当足协的专职主席,那是汪洋在安徽铜陵当市长之后。之前,汪洋曾任安徽体委主任,是全国省市中最年轻的体委主任。「我给安徽省委书记打电话,他说你调他可以,但是他是后备梯队人员,你们把他提起来,我们就放。我说马上提起来我没那个权力,现在想想要是把汪洋调来还真是限制住他发展了」。
袁伟民说:「中国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需要金牌来振奋人心。北京奥运会名列金牌榜首,已向世界证明中国体育的庞大。现在,应该在保证优势项目和抓重点基础项目发展前提下,花大力气发展群众体育。」他还说:「靠多拿金牌来证明中国人行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体育要实现更高的目标,为增强全民体质服务——这才是成功体育强国的根本,回到体育的本质。现在就是中国体育转型的最佳时机。」《亚洲周刊》二〇〇九年第四十二期
有些话,我不说出来,就没人说真话了
评论
6 views